第二十四章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崇祯六年,泉州金门海战中,正是他率领大明水师,击溃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
他明面上是大明水师将领,暗地里还做着海运贸易,也劫掠不交“保护费”的商船,击溃荷兰舰队后,仗着大明官方力量的加持,郑家通商范围更是广及东洋、南洋各地,拥有超过三千艘大、小船只,成为这一带海洋上的强权之一。
与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形成有力的竞争。
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爵位,无比渴望。
因为爵位,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最好象征。
满清正是看到这一点。
投其所好,爵位乱洒,亲王公侯满天飞。
只要有价值,什么都先答应下来。
大明不封异姓王?不给封地?咱家大方,过来就给你封王,给你封地。
当然,过来后怎么弄你,就是咱家说了算。
吴三桂等投降满清的大员,后来也没有好下场,也包括,郑芝龙。
现在的崇祯,当然不会墨守成规。
想要大明续命并重新强大,必须无所不用其极,破而后立。
不就是爵位嘛,一个称号而已,几乎不用本钱。
所有朕看中的人,对大明有用的人,都给!
现在,就给你郑芝龙一大甜头,封伯爵。
郑家从此也成了大明的勋贵。
大明水师与海商想崛起,郑家是关键一环,是最重要的基础,人心得笼络过来。
“听闻,郑芝龙的儿子郑森,是不可多得的年少英才,召他来见我。”
郑成功,目前名叫郑森。
大明朝没有给郑成功什么实际好处与支持,但他对汉家王朝的忠心,日月可鉴,他为明朝战斗到底的决心,从无动摇。
他在清军侵占中原后,仍坚持抗清,还凭借水陆进行反攻,一度攻取南京,差一点有机会翻盘。
如果郑成功能有强大的后盾,能有充分的支持,他创造的功绩将难以想象。
这样的人,崇祯很想见一见。
王承恩愣了愣,皇爷是从哪里听来郑芝龙儿子的事?
不过皇帝说有,那便有了。
后头负责文书的太监,把皇帝旨意一一记下来。
自然有文采与书法好的内侍,依照崇祯的意思,润色后,抄正到圣旨上,等皇帝过目无误后,盖上印章便可。
“陛下,魏藻德魏首辅,上奏要事了。”
王承恩又小声提醒。
“说什么了?”崇祯问。
“魏首辅心忧后宫无人伺候陛下,劝陛下为社稷千秋万代着想,尽早纳妃立后,魏首辅一个同乡,有一女儿,年方十三,美貌非凡,秀外慧中,愿献入宫中,另还有几位朝臣,也愿献秀女入宫选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