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建设(二)
等回到村里,村里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首先房子分好了,茅草割空了好大一块地,草席子也编了好几张了,那边茅草屋都糊了大半个了,泥砖也在烤着了,小孩子在守着翻动,柴也砍了不少,用牲口驾车运回来,省时省力。
粮食运回来,趁着吃午饭的时间,其实大家伙不想吃午饭,可是现在活计重,不吃饱又不行,唉!
林有根拿着秤挨家挨户的分粮食,林若竹有考虑过要不然干脆吃大锅饭算了,可是这样又不行,吃大锅饭,最好还是要有能创造经济价值的产业,他们没有,这样一来,计公分也不行,还是分开吧,实在不行,她还能借钱,已经比大多数灾民好得多了。
林若竹没管这些,抓紧时间回屋子里,翻出来笔墨开始写信,也没多写什么,就简单说一下他们都平安,到了哪里落脚,再关心一下林府众人。等安定好了,再仔细唠唠吧。说起来,上次去完信后应该有回信才对,也不知道出什么事了,通信不便是真没办法。
她写完信出去,那边也才刚分好粮,她趁大家都在喊了一嗓子,让大家想想都要买些什么,买多少,心里有个大概的数。
大家都应下了,林若竹和四叔还有林三根架着牛车又出门了。到了县城,没有上午热闹,那些摆摊的都不在了。林若竹他们先去了粮铺,几家比较下来,价格差不多。找了家价格最低的主要看了看,细粮都不用看,就看粗粮粗面,关州主要是面,粗面都要十文钱一斤了。那粗面里边还有老些麦麸呢。
“这粗面都要这么贵了吗?”三根伯伯惊呼。
“客官,您去打听打听,咱们家可是最便宜的了,咱关州本身气候不好,粮价就一直比别处高些,这今年又是地动又是旱灾的,粮价就更不用说了,肯定比往年贵些。
再说了,又来了这么多灾民,粮食又不好进货,说不准过段时间下雪了,更得涨。”店伙计习惯性解释道,灾民多,买粮的也多,各个都嫌贵,可是他们进价就贵啊。
嗯,这倒是,供不应求,卖方市场。
看他们还是嫌贵,伙计又说道:“咱们县太爷管的紧,咱们东家又心善,要不然可不止这个价。”
“若是我们买的多,你们能否饶些价?”林若竹问道。
“那得看你们要多少了,之前最多的要了一千斤,我们东家给的八文。”伙计说道。“这是最低价了。”
“那黄豆什么价,棒子面呢?”林若竹问道,其实那哪是什么棒子面,玉米碴子还差不多。
“黄豆三文一斤,棒子面五文一斤。都说了,今年都贵一些。”伙计回答道。
真是吃不起,估计往年黄豆肯定没有这个价,只是今年收成不好,再加上逃难的人多了,都要活不下去了,黄豆也能当主食吃。唉!
“好,我们回家商量一下,麻烦小哥了。”四叔说道。
“行咧,欢迎您再来啊。”伙计笑着道,态度不错。
“跟你打听一下,县里官盐在哪买?我们初来乍到的,还没摸清楚呢。”林若竹准备出门又回头问道。
“就在那边街角,就这一家卖官盐的。”伙计指了一下。
“多谢了。”
官盐也没讲价的余地,去问了一下,最下等的粗盐二十五文一斤,啧,细盐都没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