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六)
禹帝七年,六月中旬,科举会试不日举行。
天气渐热,京城中的茶馆大多座无虚席,里面一半是来自各方进京赶考的书生,一半是避暑乘凉的寻常百姓,无一不在讨论最近的政局动荡。
那便是皇上召晏王回京这件事。
此事影响重大,不光是轰动了离风暴最近的京城,就连梁朝境内各州各县都在传播。
经过江浯大将军死后,梁国痛失一名老武将,百姓叹息不已。
幸好不久,在他们心中又有了新的寄托。作为皇室中最瞩目的天之骄子,晏王梁衍不仅学识惊人,更是战功赫赫。七年来带兵何其凶猛,打得外族不敢再犯边境,又救助了西蛮数万难民,将此荒地发展得欣欣向荣,以一己之力守护着整个国土。
如今晏王的名号,在民间甚至比禹帝更得人心。
晏王回京,百姓自然会夹道欢迎,可官场却不甚太平。
此刻丞相府中,大理寺卿蒋明哲正在府上忧心忡忡,来回踱步。
秦儒现已快到古稀,但一双眼睛还是无比清明,看起来精神抖擞。他慢悠悠地从后院转出来,见蒋明哲这番抓耳挠腮的举措,忍俊不禁道:“明哲,何事如此烦忧呐?”
蒋明哲转过身来,连忙两步冲上前,扶着秦儒的手臂,“秦相大人,您难道不知道......那位殿下要回来了吗?”
秦儒淡然道:“你是说晏王?”
蒋明哲点头,颇有些苦恼道:“是的。”
秦儒有些不理解他的烦恼,疑惑道:“你又无事得罪他,怕什么?”
蒋明哲皱眉回答道:“确实无事得罪,但关键是这次圣上有意放权,晏王殿下回京后,即刻任命审查府的主办督查,这些年来审查府常与大理寺合作查案,那这下晏王便是...下官的顶头上司了,平日里都听闻他喜怒无常,生性残暴,这可如何是好?”
秦儒看穿他眼里的顾虑,伸手拍了拍他肩:“这晏王是行事难以捉摸,但为人绝对超出你的想象。”
蒋明哲对此话不解,正欲再问时,秦相又出声,自顾自地望着远处,走神道:“偌大京城,只有他配得上天之骄子这四个字。”
“鲜衣怒马踏风雨,光明磊落少年郎。”
...
从鹰军驻扎营地出来,离开西蛮界限,一行整三千余人分成了五路,各自从不同的路线取道去往京城。
闫婉在其中一只梁衍所带的队伍里,不足百人,快马加鞭两日,方才行至水陆交汇的要塞点,沥州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