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梁河助学计划
条件就是所有大学生毕业以后都要回到村子里为村民做贡献。
这样一来相当于是为药材厂招徕了人才,她深知一个稳定的公司,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奖学金的领取可以维持四年,而且这个数目可能以后还会增加。
只是这个计划被阿孜古丽拒绝了,理由是连续四年的助学行为培养出来的也不一定就是适合药材厂的人才。
到时候若是不合适,还要留人,只会给厂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花姐,我不管你跟陈明谁要做这面子工程,我认为成本太高不适合做。”阿孜古丽直接反驳。
阿她是厂子的财务,对于成本的控制可谓是到达极限。
“我不在乎成本太高,我们这是做公益性质的,不是做什么利润性质的。”陈明继续解释道。
说不清为什么,虽然陈明从前总是被人欺负,可他仍旧深爱这个村子。
村子里设立贫困助学金的事情不知被谁宣扬了出去,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庄,村民们议论纷纷,纷纷表示要举行一次集体活动,帮助贫困的助学金获得更好的发展,村长也同意了村民们的提议。
村长和老师们召集了所有的村民们,开始了一番讨论。
"村长,现在咱们村里已经有几千户人口了,我建议把这件事情放在咱们村里办,这样的话,大家就有了共同语言,共同奋斗,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了。"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老者说道。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对于贫困助学金都是十分赞成。
马小琴作为村子里第一代大学生,她站出来直接签约了梁河药材厂的资助协议,并且在协议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这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助学金,偏偏被有心人爆料但媒体之前。
当苏记者第一次见到话都说不清的陈明的时候,还被吓了一跳,因为陈明聪外表上根本看不出是外界奉为神医的梁河药材厂老板。
这个男孩子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他穿着普通的衣服,一脸笑容的坐在椅子上接受媒体采访。
“谢谢……大家……到来……大学生是栋梁……得培养……”就连说话都听的让人觉得很辛苦。
可是在这一刻这个瘦削的年轻人的身影如同一座大山一般挺拔在众多的记者之中。作为发言人的张彩花帮着陈明转述了助学金的初衷,她的声音也是那样的铿锵有力,让人听着觉得格外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