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故人来
几个月前,小乔女士还是初出茅庐的大厂打工人,为了房贷和虚无缥缈的未来,每天周旋于各种报表、策划案、PPT和工作小结当中,日复一日,枯燥又乏味。
那时候她所有心眼子都用在下班后的狼人杀游戏里,小半辈子干过最出格的事情也不过是悍跳预言家,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算计起了一方豪强的家业。
其实,她最开始提出看法时并没有想太多,只是潜意识作祟,并不觉得一个上百人的家族能完全一心、亲密无间。
乔影蝶的灵魂来自现代,正是经济飞速发展,宗族和地缘观念最为淡薄的时期,那时候的现状是“一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没处找”,她长到二十多岁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曾祖的名字,籍贯于她而言也只是户口本上的一串字符。
因此她敢质疑,质疑这段看似坚定团结实则摇摇欲坠的宗亲关系。
而现在,柴文睿肯定了这份质疑的合理性!
“让齐家家主自己求上门来……这倒是个好主意。可如今他处境尚可,族里青壮也未见趁机闹事之人,泾源郡尚在那家主管束之内,如何会遂了我们的意?”
“六叔您想,如今齐老爷残了腿,威信一落千丈,唯一的儿子远在外州,心腹们又全折在骢山恶战里,他手下应当是拿不出多少得用之人。”
柴文睿点头表示认可,乔影蝶便继续说到:
“这样的时候,旁支部下之所以还没闹起来,是因为三公子还活着,想夺权的那些人忌惮着韩总兵威势,不敢轻举妄动。
可您刚刚也说过,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如果将来齐三公子军功不显,或在战场上遭遇不测,甚至韩大人兵败势衰……谁又能永远护着他这个光杆家主呢?”
话音刚落,柴文睿迅速会意,接着她的话继续道:
“我们只消传些风声到泾源郡内,让姓齐的那些人们觉得韩总兵和三公子自顾不暇,有心之人自然蠢蠢欲动,齐家主想必也坐卧难安。”
乔影蝶自然续上:
“而这个时候,有一位关系尚可的强邻,能助他摆脱那些吸血的族人,能保住他的宗祠香火,能给他兵马银钱,还能成为他唯一的儿子将来的助力……”
一切尽在不言中。
六叔方才讲得句句在理,只有一处她不太认同,并不是每一个团队在危难时刻都能激发团结、共御外敌,恰恰相反,当局势恶化时,某些平时看起来风平浪静的人际关系会变得暗流汹涌,格外紧张。
齐家现在就属于这种情况,两拨人各怀鬼胎却各有忌惮,不敢随意出手,而他们王府只需要一点小小的离间,就可以点燃这根隐秘的导火索,让泾源郡这块难啃的硬骨头自己炸开。
其实,代入一下齐家人的视角,更会发现目前维持的这种平衡岌岌可危——离心的族人们忌惮着韩总兵,可韩总兵真得长久地能威慑住他们吗?
且不说韩氏的大本营并不临近奉州,军队是在同淮州军阀争地盘的时候,随着战线移动到了奉州附近,一旦战局有变,随时可能撤军。
退一万步讲,那韩大人也不是搞慈善的,人家的目标是逐鹿中原、争得天下,哪有功夫给这一家家的下属清理门户呢!
齐家毕竟是半路加盟,又没有什么过硬的交情,韩总兵纵有回护也不是冲着感情,而是需要仁义之名来笼络部属——跟着老韩混,哪怕是战死沙场也有人负责护佑后人——传出去多么有排面,多么有利于他招徕贤才。
如此惠而不费之事,傻子才不干!
然而,如果有朝一日泾源郡当真出了事呢?
主君吃了败仗,军队死伤惨重,此时的泾源郡内本就民怨沸腾,若那些蠢蠢欲动的旁支族人真的动起手来造家主的反,韩总兵难道会放下前线的仗不打,千里迢迢入山来伸张正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