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
近日新政试得平稳,陛下看四处一片祥和,又临近过年,便想方设法解了宫门宵禁,说是不破不立,辞旧迎新。
不仅如此,李无垠还借着宫门解禁一说,时常跑出宫来看他,美名其曰关爱臣子。说见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实在该有个伴儿才好。
话虽如此,可李无垠每每看到无忧躺在床上的样子,又会唉声叹气半晌,回了宫便愁眉不展,茶饭不思。
因着此事,皇后还将他叫过去询问了许多回,问李无垠是不是在外找了哪家小娘子,一入夜就往外跑,连后宫都不怎么去了。还说堂堂皇帝,喜欢谁便纳了谁,往外跑岂不是让朝臣笑话。
叶行之也没得解释,毕竟自己都还没成天唉声叹气,李无垠倒是先苦上了,很难不让人觉得是在觊觎谁。
于是他旁敲侧击似是而非地向皇后透露了几句该说不该说的话,果然摆脱了这个假想敌。
说起辞旧迎新,外面也实在热闹了些。市集不到夜半三更都收不了摊儿,第二日卯时又要出门赶早集。叶行之将印好的书册送至洛清秋的书局,差点被挤到异国他乡去。
再说起书册。近几日叶行之在藏书阁翻阅无忧写的文稿,本是想将来年新科的书目策论一一整理,送呈天子,却翻出一张图纸,写着“活字印刷”几个大字。
他与李无垠品了半日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只得请了些能工巧匠,赶了三五日工,尚且做出个雏形。
二人试用一番,实乃当世奇作也。真不知道她那小脑袋里都装了些什么好东西。
见此奇观,李无垠直接下令开了印刷坊,日日造册,以便新政顺利进行。
不过这倒不是重点。重点是让李无垠抓住了机会,非要来府上亲自感谢无忧才行。
也不知道人躺在那儿,要他的什么感谢。
穿过闹市,进了书局,却不全是书局。
洛清秋按无忧的想法,将书局扩了个阅览室出来,还让无忧亲提了“金榜题名”四个大字。那字歪歪扭扭,是称不上名家,却有几分野趣。
尽管如此,来此地看书论政的寒门士子越来越多,进了门还要将那四个字拜上一拜。
慢慢拜字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出生好的官家少爷都要来会一会。最离谱的是白文昭,原先不见得他与白无忧有多好的关系,最近倒常常见他过来拜字。
叶行之有日忍不住说了一嘴:“这金榜题名的名头果然招人。”却引得那群士子说,自己拜得不是金榜题名,而是金榜题名下的那个署名。
看来她建科举,颁新政,果然是赢了不少人心。
可如今一切都进行得热火朝天,她却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