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主的螃蟹
晌午,崔贵妃传人去钦天监喊廖鱼年来给自己解梦。
宫娥为廖鱼年献上一盏新茶,离九步之遥就已能嗅见醇香,入口,更像是矮山上的遍野青花被天火焚烧,一时间土香茶香都有了,甘中带苦,如身临鱼潭沐日,堪称云霄上品也。
“娘娘,您前些日子赏下官的茶袋已经见底了,实在想念其中的味道,红着脸想向您再讨些。”
崔贵妃笑着说:“本宫遵从道法修行数年,宫里头的珠宝凤钗寥寥无几,就是囤的茶跟木头颇多,有道是多识草木少识人,春官大人钟爱本宫这一味朽茶,应是同道中人,缘分使然。”
廖鱼年抱着手里的茶盏,喜得连谢恩都浑然忘了:“别的茶喝了醒神难眠,娘娘宫里的茶反而招人入枕梦乡,闭眸便是瑶池阆苑,桃溪渔隐之境,一日不尝,如渴三秋!”
崔贵妃:“廖大人的小嘴竟然这么甜,可李星瀛那小子从前老是给本宫抱怨,说廖大人一副直肠铁嘴,像是鸭子煮了七十二滚,嘴硬的很。本宫倒觉得廖大人十分灵气可爱,本宫甚是喜欢。”
俩人弯弯绕绕又聊了许多,廖鱼年见崔贵妃娘娘打了几个呵欠,便很识趣地踏着传午膳的铜钟独自回了钦天监。
廖鱼年在长春宫里喝饱了茶,也没了胃口吃油盐酱肉,她从抽屉里拉出一盒软桃糖,含了两粒在舌下,接着开始躺在窗下的竹椅上打盹儿。
她刚闭上眼,回想刚刚抽屉里的画面,后知后觉,李星瀛送她的石榴铃铛红玉镯子上面包着的绒纸好像被糖盒压烂了个窟窿。
廖鱼年睁开眼,把它从抽屉里拿出来呈在桌面上,想再寻张崭新的绒纸来裹住。
廖鱼年侧耳瞥见门外鬼鬼祟祟的人影来回踱步,问:“门外何人?”
翟山坡胁肩谄笑着上前,作揖后朝廖鱼年献上一樽插着株新鲜梨枝的金铜盏子:“下官拜见春官大人,往日见大人桌前还放着枯枝不吉利,便折了枝新的来奉给大人,大人您仔细瞧,这花苞子是昨天夜里新绽的呢!”
廖鱼年不计前嫌,点着头接过东西,寻来一个新话茬问道:“你那可有干净的绒布?”
翟山坡鞠着身子点头,又瞧见桌子上那一对石榴铃铛镯子两眼放光,惊道:“这不是徐皇后的遗物吗?”
廖鱼年好奇问:“你怎么知道?”
翟山坡答:“下官九年前初次入京科考,皇后娘娘秉承皇恩亲自来贡院前头的黄柳斋下发粥慰藉一些无亲无靠的贫苦学士,只是徐皇后和宫娥同样的打扮,唯一亮眼之处便是打粥时手腕上露出的那弯石榴铃铛镯子,考生们也是揭了榜才知道那日临街发粥的是皇后娘娘。自此,民间便流有一词叫榴镯之德,专门赞誉品德高尚的姑娘,多是书生把故事留在宣纸上,一传十,十传百,不过大都是些落榜人士随笔而为之,那些碎纸文章也只有贫苦小童乐意去买,故只在乡间野社里流传甚广。”
廖鱼年“哦”了一声,她也不怎么研究这些器玩,才知这玉镯是徐皇后之物,咸宁公主又是徐皇后的四闺女,这宝物再如何金贵也是一枚活生生的烫手山芋,霎时心绳绕成一团拆不开的绣线,轻手将镯子往抽屉里一抛,不管不顾了。
窗后的薛藻寺目睹着一切,明明是两个人一起逮的鱼虾,为什么廖鱼年得了四公主的赏,而自己却得了罚?
难不成是廖鱼年向四公主朱笑萼举报她,然后自己得到了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