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二日刚用过早饭,大理寺来人了,说希望傅宁珞能做为证人上公堂说明事情经过。
傅宁珞二话不说跟着去了。
到了大理寺的公堂外,三司会审,大理寺李大人、刑部王大人和御史台的刘大人都在,三个大人都上了年纪,前面两个都上了五十岁,只有刘大人年青一些,才四十多岁,但他脸板的最严肃。
韦涧素被带了上来,周冒的尸体也被抬了上来。
韦涧素一身囚服,再不复之前的光鲜威严,看得傅宁珞一脸甜笑,果然抢人家的肥鸭子没有好报,这不,被肥鸭子卡到喉咙了吧,可惜没能多关他几日,不然肯定更狼狈。
韦涧素虽然被下了大牢,但还没被革除官职,可以站着接受审问,他面色平静的和堂上的几位主审官行礼。
刚行完礼,就感觉到背后一道热烈的视线盯着自己的后背,转头一看,他得罪过的那位小姑娘正站在堂外幸灾乐祸的盯着自己,眸光灼灼,神情看起来颇为愉悦。
韦涧素情不自禁的涌上一股莫名的情绪,带着一丝狼狈和难堪,又有一些未知的情绪,令他慌忙转回头。
即便如此,依旧能感受到那道视线峰芒在背,小姑娘眉开眼笑的脸在脑海里怎么也挥之不去。
刑部尚书王大人坐在最上面,为这次案件的主审官。
王大人拍了一下惊堂木:“韦理正,你抓捕周冒的依据是什么?就是你之前审问周冒时所说的凭空推论吗?”
虽然审的一件案子,但实际上牵涉到两件事:
第一、查明周冒是不是犯人。
第二、韦涧素有没有因为自己的凭空猜测就胡乱逮捕人,且致使还没有确定嫌疑的疑犯死亡。
这两件事同样重要,但显然第二点才是朝臣们更关注的事情。
韦涧素为人正直,不会弄虚作假,丝毫不隐瞒的交待:“回禀大人,下官审问周冒时所说的部分,是抓捕了周冒以后再了解的情况,下官抓捕周冒的原因只有两个。”
“第一,下官在审问案犯韩任辰时,据韩壬辰交待,死者吕玄直不知怎么回事摔倒后撞上了他手中的刀;”
“第二:当时傅姑娘走上来告诉下官其中还有疑点,死者脚腕上有一原点伤痕,且在死者屋内找到了一枚与伤痕一致的石子,并怀疑站在公堂外的周冒有嫌疑。”
王大人:“据当时在场的衙差们反应,你当时只是赶傅姑娘下去,可有此事?”
韦涧素惭愧认错:“是下官处置不当,当时下官以为傅姑娘戏弄下官,扰乱公堂,所以才赶她下去。”
王大人拍了一下惊堂木:“带证人上堂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