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傅宁珞也不在意二人是真信还是假信,若不是知道了这位年轻的杨县令刚上任一个月,又在外面偷听到了二人的对话,她未必会自报家门。
如今她一个人来回查案幸苦的很,说出来好让这二人帮忙,这样不仅轻松许多,速度也要快很多。
更何况,这事本来就属于当地衙门管辖,她只是被卷入进来帮忙而已。
“如今令我爹成为纵火犯便是因为你们看见我爹从火场出来,而梅大娘等人都在牢里,没有其他人对吗?”
杨县令和师爷对视一眼,颔首。
“那你们看这是什么。”
傅宁珞将一支旧发钗和一枚顶针放在桌上推给两人。
杨县令拿着顶针左看右看,不解其意,师爷盯着这两物件良久,忽然灵光一闪,“小老儿记起来了!这个顶针小梅娘上公堂时就戴在右手的中指上!”
“还有这根旧发簪,好像是戴在胖妇人头上的?不过这妇人没说过话,小老儿也记不太清楚了。”
傅宁珞露出孺子可教的笑,这个师爷倒是比杨县令经验丰富多了,观察的还算仔细。
“这两样东西都是小女在小梅家找到的。屋子虽然被烧了,但里面的东西还没被破坏,小女过去时,小梅娘屋子里的浴桶装满了水,这个顶针是在她梳妆台发现的。还有这根旧发钗,是那个胖妇人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堂上时一干贼子穿的衣物,我已藏在后衙外的树上,你们可以取来对症。”
其实不用那些东西,光凭这两样东西已经足够证明这群贼子确实出去过了。
杨县令愤怒的一拍桌:“也就是说,小梅娘一行人当真被放出去过,他们回去后换洗,再匆匆回来牢里,但却忘了伪装成原样。”
“岂有此理,本官前脚才嘱咐他们把人关两年,后脚就把人放了,还有没有把本官放在眼里!”
还是有放眼里的,只是没有放在心里,傅宁珞心里吐槽,没有说出来让杨县令下不来台。
师爷思维比杨县令转的还快些,确定小梅娘确实出去过后,就联想到了更深次的东西。
傅大人恐怕是故意去小梅家抓个现行,好揪出衙门放他们的人,可没想到中途被人诬陷成了纵火犯。
“傅姑娘,您三人去抓这群贼子,又为何和赵四扯上关系了?”
这也是傅宁珞还没想明白的事,若真如报信乞丐所说,赵四是这群贼子的后台,为何他会死呢,还陷害给了她,又和县里的夫妇被杀案有何关联?
这些事情一件件一桩桩搅在一起,一时半会儿还真让人理不清头绪。
但无论如何,她需要先洗清自己的嫌疑,才好指派杨县令做事。
好在她办案多年,对人证物证,作案时间和作案过程都谙熟于心,自然知道怎么破局证明自己没有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