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魏,宣和十五年。
春雨将歇,整座明山笼罩在一层蒙蒙烟色里,雾锁云埋,窥不见其原貌。
天上不见清月,只伶仃几颗星在薄云漂浮间隐隐闪烁。
越接近子时,空气里的凉意越浓,一如寒冬雪时。
江归晚穿着一身单薄的春衫,在四面透风的枫亭里独坐良久,好似无知无觉。
她的视线隔着虚空落在远处,仿佛是要瞧见万水千山之间的白驹尘影。
三月前,静山堂的秦望长老给江归晚送来一纸信封。
信是江宣清离开明山前写下来放在皓月居,留给江归晚的。
篇幅不长,简单的几句交代,没有言及此行去往何处,也没有提他要去办何事,不过信的末尾言明,三月方归。
这样的辞别,几乎隔两年就会有一次。
江宣清每次离开明山的时日或短或长,偶尔他会逾期个两三日,但必定会先送一封平安信,让江归晚安心。
无论风雨如何磅礴,江宣清从不曾真正意义的失约过,但这一次,三月之期已过十日,不见归人,亦不见信来。
子时已过,十四宗除了主院和几处值班的楼阁还亮着灯火,其余的地方全是一片漆黑。
秦望掌着灯,脚步匆匆地往皓月居赶。
他行经至枫亭时,倏然看见一道瘦削的人影,单薄到好像随时要化入墨色,消失不见。
秦望把手里的灯抬高至眉眼处,仔细分辨着那人是谁,还不待他走近几步,忽一阵清脆铃音在风中摇晃着传来他耳边。
那铃音轻灵似玉泉,但此刻像是裹了利刃,随着风刮进他的心脏。
终是,走到这一天了吗?
“少宗主,天凉的时候还是要记得添件衣衫。”
秦望把手里的灯搁置在石桌上,抬手解了身上的大髦,倾身披在江归晚肩上,他走上前一步站在江归晚的侧前方,微不足道地替她挡着些凉风。
江归晚没立刻答话,秦望也就静静地站着,等着她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