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电影

字:
关灯 护眼
八哥电影 > 人生续 > 金榜题名

金榜题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凉爽的西北风把炎热的夏季吹得无影无踪之际,黄土高原展现出一派斑澜的色彩,便是收获果实的秋季了。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巧玲果然不负众望,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当她在学校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她激动地泪如泉涌痛哭起来,连自己的家也没回,就直接去了高加林的住处。她要将这天大的喜事,第一个要告诉她的加林哥,无论和他将来结果如何,这次考入大学都要感谢他,如果不是他被辞退返乡和她同在一个学校任教,萌发了她的爱慕之心,恐怕这辈子最大的出息也只能当一名民办教师了。

她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一口气骑到高加林的院子里,高加林正在院內坐着轮椅全神贯注地翻阅资料,并未察觉巧玲的到来。突然传来一声:“加林哥,我考上了。”

高加林被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愣,回头一看是巧玲,他既惊奇又高兴:“你吓死我了,考上什么了?”

“陕西师范大学。”她说着把录取通知书递给高加林。

高加林看着通知书:“我真为你高兴,巧玲你真了不起,你是咱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而且是省重点大学,我向你表示祝贺。”

“我得首先感谢你,如果不是受你的影响,我这辈子很难跳出这个穷山窝。加林哥,我得好好谢谢你。”

加林母亲听到从窑洞出来:“巧玲考上大学了?”

“是的,大妈,我这不正说谢谢加林哥呢。”

“女娃子,能考上大学,真不得了,你爸妈还不得高兴死呢。”

“大妈,还没给我爸妈说呢。哎,这轮椅这么漂亮是谁给帮你买的?是不是三星?”

没等高加林答话,他母亲倒先开了腔:“是城里那个黄啥萍买的。”

巧玲一听当时就好像有点不高兴:“是她。”

高加林忙解释说:“是我托她买的。”

“那我走了。”巧玲说着牵起自行车就走,兴奋的竟把通知书忘了。

“通知书,看把你高兴得。”高加林举着通知书喊道。

“哟,忘了通知书了。”巧玲又返回来拿了通知书这才向自己家赶去。

当刘立本得知女儿考上大学时,他兴奋地像孩子似的,猛然跳了起来。为了炫耀这一喜事,立马宣布要为女儿举办一个盛大的庆祝宴会,把全村人都请来热闹热闹。

巧玲考上大学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村庄,一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大伙都夸巧玲有出息,纷纷为她高兴,但也有人却恰恰相反。那就是三星和高明楼,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愁眉不展。因为他们的唯一期望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果巧玲没考上也许还可能破镜重圆,如今彻底没有指望了。尤其是三星一听说巧玲考上了,他的心情一下子跌到谷底,躺床上一天不吃不喝,谁劝也不起作用。此时的巧英倒是喜忧参半,高兴的是妹妹考上了大学,忧愁的是三星对巧玲的痴心彻底破灭,他是否能经得住这失恋的打击还是个未知数?

最后还是高明搂力挽狂澜,对三星厉声说道:“你瞧瞧你那没出息的怂样,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儿子,不就是一个女人吗,天底下好的姑娘多的是,就凭咱家这个条件,差一点的咱都不要……”

巧英在一旁帮腔:“爸说得对,别说是差了,不比巧玲好的咱都不要,非得气气她不可,这事就包在嫂子身上,我明天就去给你张罗……”

三星可能是烦了,冲着巧英和她爹大能人吼道:“你们让我安静一会好不好,请你们出去。”

高明楼和巧英满脸的尴尬,只好退了出来,高明楼的脸难看极了:“瞧瞧你那没出息的怂样,被一个女子弄得神魂颠倒,不知丟人几个钱斤。”

这边二能人为了显摆女儿考上大学,倒是满处炫耀。

摆酒席这天的场面要比巧珍出嫁隆重的多,高家村上上下下洋溢着一种喜庆的气氛。不仅本村里的人没有出山,甚至连周围村上的也被他邀请到了,光执事就有一大帮,他亲家高明搂本来满肚子不高兴,二能人非让他来当总执事不可,他出于无奈,只好忍着不快勉强答应下来。除了村里几位老年人为宾客以外,所有的年轻人都被请去帮忙了。村里的大人娃娃都穿起见人衣裳,即便不是参加婚礼也都换上了干净衣服;因为看着红火,在坐人面前露脸,总得要体面一些。

整个院子里全是密密麻麻的人群,二十几张饭桌从院内一直延伸到门外的大路上,阵势盛况空前。

巧玲妈带着一帮婆姨女子在旁边窑里做饭。有的拉风箱,有的切菜,有的擀面,遇到这样的事,所有的邻居都乐意帮忙。大厨师围着临时砌起的灶台忙得不亦乐乎。巧英拿出许多糖果,正给人群里的娃娃们散发。

吹鼓手鼓起腮帮吹着古老的唢呐名曲《百鸟朝凤》,这是一首被称为“鼓吹乐”或“鼓乐”的民间吹打乐合奏曲,最早流行于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地,解放后传入陕西,是中国民族器乐十大名曲之一,它以热闹欢快的曲调,描摹了百鸟和鸣之声,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美景,充分发挥了唢呐擅模仿的特长。其流行区域很广,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陕西等地都有不同版本。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那唢呐嘀嘀答答声声入耳,众乡亲听得入醉似迷。

二能人为了庆祝女儿考上大学,制定的莱单是八大碗中最高档次的硬八碗;说白了就是八碗荤菜。说起八大碗在不同地方内容是不同的,分为粗八大碗、细八大碗、陕西八大碗、正定八大碗、滕州八大碗、安徽八大碗、布依八大碗、临清八大碗等等。陕西八大碗也叫延安八大碗,又称关中八大碗。以前的陕北曾经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在这古老而厚重黄土上生活的人们历来枯焦,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人们为填饱肚子穷思竭虑谋食物,时而久之,形成了品种繁多陕北饮食习惯。陕北的八碗有软八碗和硬八碗之分,其中软八碗就是指有四荤和四素,而硬八碗则是八碗全是荤菜,其中包括酥鸡、炖羊肉、烧肉、隔墙肉、清蒸丸、虎皮丸、焖羊肉,猪时子等等。这些都是延安的传统美□□华,“八大碗” 是人民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迎宾待客的一种特别讲究的传统名菜。流传何时,远不可考。可在相当长的年代,它像北京的烤鸭,江苏的桂鱼一样,在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庶民百姓的心目中享有盛誉。相传宋朝年间,官府家人就用“八大碗”设酒摆宴招待贵宾。明清时代“八大碗”已经盛行,往往用于宴客之际,每桌八个人,八道菜,上菜时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来爽快,吃起来过瘾,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今个制定八种荤碗分别是黄焖鸡、小酥肉、粉蒸肉、隔墙肉、清蒸丸、虎皮丸、带把时子、风鸡。全是当地最有名的美肴,在本地多少年来还没有一家办事情全用荤菜上席的,刘立本是第一家。

十二时刚过,各个桌上就已坐满了等着吃大餐的人,没过多久帮忙的开始上菜,菜还没上齐,有些桌上的小孩们嘴馋难忍便开始用手抓开了,在那个年代贫瘠的黄土高原除过年过节能吃上肉食,平时很难见到如此丰盛的美食佳肴。所以这些小馋猫根本不听大人的劝阻,哄抢起来。

酒菜好不容易上齐了。由于分田到户,现在很少在大众场合发号指令的高明搂今天终于有了讲话的机会,他高声喊道:“各位乡亲们,我亲家立本为祝贺女儿巧玲考上大学,特在寒舍备下粗茶淡饭宴请各位乡亲,希望大家吃好喝好,下面我宣布开席畅饮,不醉不归。”一声令下,桌上如风卷残云,七嘴八舌全动起来,猜拳行令声起此彼伏,响彻云霄,那热闹场面可以说多少年不曾有。高家村的人除三星没来以外全都到了,连髙加林也不例外坐着轮椅也被请来了,他由于行动不便本来不准备来的,可巧玲非让他来不可,不好推辞也只好前来凑个热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敬酒开始了,高明楼带着刘立本和他老婆逐桌敬酒,大都是一杯当两,饮酒也是点到为止,其实敬酒只不过是宴席中一个环节,走走过场罢了。没想到等敬到高加林跟前时,高明楼故意连斟六大杯,让刘立本和他老婆分别给高加林端起。加林由于不能站立,又无法推辞,只好坐在轮椅上无可奈何地接过两杯饮下,他以为敬酒已毕,想不到高明楼又让刘立本夫妇端起第二轮。高加林实在不胜酒力难以从命,刚才和大伙已共同干了几杯,现已酒意大浓。高明楼故意说:“加林,巧玲能有今天的成就,全是你的功劳,难道你立本叔和你婶给你端两个酒不应该吗?是不是你现在是大作家了,看不起老百姓了。”

高加林听出高明楼这话中带刺,明显不怀好意:“明楼叔,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巧玲能考上大学,全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与我毫无关系,立本叔和婶给我敬酒,小辈实在担当不起可又不敢不喝,但我不胜酒力,我不明白别人都是一杯当两,点到为止,可到我这里突然变成了六个满杯,再说我并不是什么大作家,即使到了那一步,我决不会忘记乡亲们,决不会忘记生我养老的这片土地,明楼叔是否对我有什么意见,请你直接讲出来,别拐弯抹角,小侄一定虛心接受。”他原准备再多说几句让高明楼下不了台,但考虑到今天是庆祝巧玲考上大学的大喜之日,怕破坏了这喜庆的气氛,所以也没再继续说下去。

高明楼被加林这番软中带硬的话说的一时闷了腔,不知该如何回答。立本媳妇倒替高明楼解了围:“加林,你明搂叔并沒别的啥意思,只是器重你,想让你多喝个酒,加林,有对不住的,婶子给你赔不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