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好家伙,这个老头是谁啊,之前都没见他开口,怎么一开口火药味就这么浓哇。”
“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这位网友口中的“老头”名叫孟海福,他从十六岁起开始学厨,钻研厨艺四十余年,精通川菜,被誉为泰斗级川菜名厨。他年轻时曾远赴京城参加“全国烹饪名厨表演鉴赏会”,以豉汁雪芋、藤椒仔兔、开水白菜三道菜一举夺魁,名扬天下。后来又多次远赴重洋,为国争光,使得巴蜀菜在国外名声大噪。(注1)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受早年经历影响,曾放言道,平生最恶两种人,一是恃才傲物者,这种人虽有才却不可成材,连豆腐渣都不如;二是心浮气盛者,自以为有了点名气,便抖起来了,菜也不好好烧了,只知道博人眼球,这种人迟早要栽跟头。
孟海福本来早已退休,在家颐养天年,万事皆休。但迫于多年好友陈石梁的多番请求,他这才出山来担任这个比赛的初审评委。
作为一名殿堂级的厨师,孟海福并非只专注于那些需要煎炒熬煮,使出十二般花样的功夫菜,民间小吃同样有它的特色所在。
若能烹饪得宜,再贱的猪下水也比那鲍鱼海参更能夺得食客们的青睐。
可关键就在这上边,怎么才能做好吃?
景慈的那碗臊子面,在孟海福心中算得上是个近乎满分的答案。
没错,他就是看了景慈抻面的视频后,给出了“可比肩五星级厨师”评价的那个人。
也正是因为看了那个视频,孟海福才起了惜才之心,不仅答应了陈石梁的请求,还特意早早从老家赶到澄江市,派徒弟买来景慈的臊子面亲口品尝。
“嗯,大师之作。”当时,孟海福在尝了一口面条后,幽幽说道,惊得小徒弟双目圆睁。
小徒弟深知孟海福对他们这几个师兄弟要求极为严格,就算是已经出师在某家五星级饭店做首席厨师的大师兄在师父的嘴里也讨不了几句好话。
小徒弟撇撇嘴:“师父,我托人打听过了,那小孩儿才十八岁,就算她打娘胎里开始揉面团,也达不到这么高的水准吧。”
孟海福横他一眼,也不多话,只把筷子一递,说道:“你自己尝。”
小徒弟心里偷想道,尝就尝呗,怕不是师父年老体衰,舌头失灵了。
谁知第一口,就把他给整懵了。
怎么可能……这面的韧劲、味道,没个三十几年的经验,不可能做到这种程度。
“哼,比你那拉稀摆带的面点功夫强多了,这就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孟海福小小地教训了一下自己那不知天高地厚小徒弟,又来了一句:“只不过这熬臊子的功夫还欠些火候。”
小徒弟琢磨出师父的心思,于是笑嘻嘻地道:“师父,我看这孩子的天赋比我们几个师兄弟加起来还要高,不如您老人家把她给收了,也好给我个小师妹作伴嘛!”
收徒么?这个小姑娘倒的确是个百年难得一见的好苗子,若是悉心培养,说不定他们川菜系从此后继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