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第二十一章
霍昭对袁朱如此平静的反应有些失望,但想着他们还有很长的时间,实在不应该急于求成。
因天色已晚,宫门关闭,袁朱和霍昭便不回太子宫。
袁朱站在未央宫与长乐宫的复道之上,心中实在兴奋。
“复道交窗作合欢,金阙连甍垂凤翼。”
原来这便古诗中描述的复道,以往在城中行走时,向上仰望,总能看见这些连接着两座宫室,如飞虹般挂在半空中的复道。
只是未曾想到,有一天她居然能够亲自行走在上面,近距离地观赏这些建筑,“殿下,这些复道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霍昭见袁朱对此感兴趣,便兴致勃勃为她解惑,“长乐宫与未央宫的复道是惠帝时期修建的。按制皇帝每五日便要去朝见太后,但从未央宫到长乐宫须出宫门,走寻常的道路需要仪仗警跸,即麻烦且费时,于是在两宫之间修筑了复道以供行走。”
太后居住在长乐宫,皇帝与皇后居未央宫,这么说来,太后与皇后是分开住的,袁朱脑中莫名冒出一个念头,婆媳分开住,冲突估计也会少很多,袁朱为自己居然会有这个想法逗乐了,突地笑出声来。
“朱朱,你怎么了?”
“无事。”
袁朱走到复道中间最高处,探出窗外,看见下面似是宅邸,其中有几座格外精美,虽无皇宫一般宏伟,但也高台层榭,接屋连阁,想来不知是哪家高官贵戚的宅第。
华朝是一个以人力为主要劳动力的农耕社会,袁朱在乡间见惯了大部分农人的住所,不过是茅屋蓬草,瓦房砖屋已属少见,而皇室贵族、豪强富户的住所却如此精致华美,当真天差地别,袁朱不免叹息,她双手抚摸着窗户上雕刻的花纹,这些建筑技艺如此精湛,在这个没有机械的时代,也不知是如何修筑出来的。
出了复道,早有车辆乖舆等候,霍昭牵着袁朱,将她一同拉入车中,即使上了车,霍昭一直没有放开手,就这样握着她的手来到长秋殿。
也许是早知道太子到来,长秋殿收拾得很干净,洗漱完毕的袁朱散着头发,坐在几案旁,拨弄桌上的一盏青铜宫灯,其形为宫女跽坐持灯,灯上镂刻铭文,造型优美,因有灯罩,可调节光照和亮度,袁朱放下竹简,拔弄着灯罩,发现这个底座居然是中空的,可以储存灯灰,当真是环保。
研究了一会,袁朱便不感兴趣了,几案旁的书架上,堆放着一些书卷竹简,袁朱就着宫灯,随意的翻看着。
这些竹简上的字虽略显幼稚,但已初具形态,看样子是霍昭幼年时所写,都是些圣人之语,修身养性,治国理政的言论。
却见其中一张竹简的右下角有处涂鸦,画的是张人脸,明显的抽象派画风,若不仔细,根本辩认不出是个什么东西。
想不到霍昭小时候也和别的孩子没两样,学习枯燥之余,就在书中、本子上乱涂乱画,袁朱的兴致来了,寻寻找找,可惜,翻遍了那堆竹简,也没发现霍昭的第二幅涂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