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皇帝获利 得偿所愿侍奉宫中
最后一刻?什么意思?杨师道还是不太懂皇上的意思。
皇上看着杨师道疑惑的样子笑道:“我答应过那孩子,会让她进宫的,因为我跟她有一些特殊的缘分,但我又不想她陷入一些不好的纷争,如果爱卿送她进宫的话,那她现在就该出宫回家了,所以朕等到最后一刻,既然爱卿没有送她进宫,那朕自然不会食言了。”
杨师道这时候才想到皇上说的是如意,难怪当初通知如意进宫的女官是在期限的最后一刻才到了杨府,原来是皇上对于自己的考验,就是想看看自己在选后事件中的立场,这还真是有些出人意料啊,看来皇上的布局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因为据如意所言,她跟皇帝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杨府的花园,那是一年前的事了,所以皇上那时候就决定今天的事情了吗?杨师道不敢猜测,只能道:“臣代那孩子谢谢皇上。”
皇上见该说的都说明白了,就挥手让杨师道离去,杨师道躬身行礼告辞。
回到家后杨师道和妻子桂阳长公主、妹妹杨氏坐一块说起了今□□上发生的事情,二人一片震惊,原本以为只是关于皇后之位的事情,没想到居然会有这样的转折,杨氏不明白,桂阳长公主也不明白,桂阳长公主喃喃自语道:“二郎这是想要做什么?好好做这个安稳的皇帝不好吗?为什么偏偏要走炀帝的老路?”
杨氏也是疑惑道:“皇上难道不知道这样做的风险吗?毕竟有炀帝的前车之鉴?”
杨师道叹一声气道:“诶,我也猜不透啊,我们一直以为皇上是想跟我们一样希望保持现状,只是没想到皇上会有这么多的谋划,这完全是蓄谋已久的举动啊。”
杨氏问道:“哥哥什么意思?”
“牡丹,我也是回家以后才慢慢想明白其中的关节,现在想来恐怕从皇后娘娘薨逝就开始布局了,从各家想要争皇后之位就有人在不断引导,这个人就是房玄龄大人,用庆典的胜败决定皇后之位诱惑各家联合,这样皇上就可以看出朝上众臣的阵营,大家都以为自己是在联合起来对付皇上,这又何尝不是皇上的引蛇出洞呢?这一步完成之后就是各个击破了,皇上先是任命长孙无忌为右相,以长孙无忌的威势,这就是皇上过去无往不胜的先锋啊,由长孙无忌来开路,朝堂上没有谁敢正面对抗的,然后就是我了,皇上一直在考量我们的立场,明白以后就知道我们不会跟他们沆瀣一气,所以就有了我这侍中,再然后就是太子三师拉拢山东士族,稳住了这几方势力,最后图穷匕见就是恢复科举,但这时朝堂上的世家联合早就成了一盘散沙,哪还有之前安排皇上选后的气焰,最重要的是卫国公李靖和大将军侯君集偷偷地还朝,皇上就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引蛇出洞、诱敌深入,鸡父之战,皇上这是把战场上的计谋用到了朝堂上,如果说选后事件是皇上对世家说不的话,那恢复科举就是皇上对世家开战了,皇上用自己十几年的经营毕其功于一役对世家开战,当然,科举恐怕只是一个开始,只是皇上想对世家说的第一句话,这个皇帝跟其他的不一样。”
其他两人听了杨师道的话都懵了,都知道朝堂险恶,但没想到皇上和朝臣之间的争斗居然到了这样的境地,这皇上一套连环计看似赢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但世家们会善罢甘休吗?
桂阳长公主担忧道:“二郎这是何必呢?这十几年的皇帝他做的不是好好的吗?跟世家相安无事过去就可以了,这天下不一样太平安乐吗?到底是为什么想要走这一步呢?世家都存在了几百年了,这天下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来之不易,前朝的教训历历在目,他怎么就敢这么做呢?”
杨氏道:“皇上这是有大志向啊,想要解决世家对于皇权的禁锢,只是皇上已经宣战了,那以后君臣之间恐怕少不了各种争端了,哥哥可有什么打算?”
杨氏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哥哥刚刚说皇上召回了卫国公和大将军?”
“是啊,我开始也是大吃一惊,你想到了什么?”
杨氏犹豫的道:“郭孝慎也刚刚回来,难道他是跟两位将军一起回来的吗?”
杨师道也是一愣,最近由于担忧的事情太多,对于家里的事不太上心,他不知道郭孝慎回来的事,不然应该可以猜到些东西的,只是郭孝慎虽然在吐谷浑从军,但他怎么会有资格跟卫国公和大将军一起回来呢?于是他想着问一下郭孝慎:“他现在在家吗?我问他一下。”
“不在,自他回来以后青蝉也不去教坊司学舞了,每天拉着郭孝慎满长安城的玩,夜色起来还要去夜市,每天过得很开心,之前是我忽略的这孩子了。”
“这也不怪你,我想那孩子有心思也不会告诉你的,她是个懂事的孩子,跟如意一样,都有自己的主见,有郭孝慎陪着也挺好,不然一个人早晚憋出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