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皇帝获利 得偿所愿侍奉宫中
皇上笑着道:“是啊,都是各家的孩子,也就是二位娘娘选出的孩子,训育宫还剩一些,但是好像跟各家无关了。”
杨师道大概明白皇上的意思了,再结合本次选后的前后发展,难怪陛下会把所有人送出去,杨师道说话道:“皇上,臣怎么看着这些孩子好像都不是各家嫡系,或许是旁系的多一些。”
“哦?是这样吗?朕倒是没有留意,我还觉得这些孩子都很不错呢。”皇帝意味深长的说道:“不管孩子们出身怎样,爱卿对于她们的去留可有意见?”
“皇上,虽然这些孩子都很不错,但是皇室的孩子结婚还是需要讲究一些身份的,这也是礼之所在,这些孩子最多只能嫁给皇上普通妃子所生皇子,甚至四位大妃娘娘所生皇子她们都配不上,还是就是一些宗室的世子。”
“这样啊,既然有礼法约定,你就按照礼来吧,不过...”
“皇上请说。”
“朕看里面有左相家的孩子,和御史大夫家的孩子,或许这两家的孩子更加优秀一些呢,这两个孩子特别安排一下,你怎么看?”
左相和御史大夫?萧家和韦家的孩子?皇上对于这两家还是会打一巴掌再喂一个枣儿的,毕竟这两家不是寻常的小世家,兰陵萧氏和京兆韦氏,皇帝虽然在选后这件事情上不满他们的参与,但还是需要表示出他们的与众不同的,这样的话,杨师道思考片刻,皇上是想警告两家,不是想要惩罚,但也不是奖赏,所以对于两家的安排既不要太高,又不能太低,既要表示皇帝抽板子的想法,但板子又要轻轻地落下,那就是四位大妃娘娘生育的皇子也可以了?“皇上,太子殿下,吴王殿下,魏王殿下皆已婚配,所以可以不用纳入考虑范围,再就是齐王殿下、蜀王殿下、晋王殿下、越王殿下、纪王殿下臣以为合适,不知陛下的意思是哪位?”杨师道摸不住皇上的想法,只能四位大妃娘娘的皇子各说了一位,顺便加上了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孩子晋王李治,这位皇子平日里名声不显,比较自己的两位哥哥太子和魏王差得远,所以杨师道思考片刻也把他加了进来。
李世民听了杨师道的话也是一笑,杨师道其人素来谨小慎微思虑周全,但却不会犯错,这也是他会被任命侍中的原因,李世民虽然想要改变朝廷的格局,但却不想太过激进,杨师道不论能力还是脾气都很适合这个位置,他需要杨师道来中和皇帝和朝堂的冲突,长孙无忌的威是一把锋利的剑,那杨师道的稳就是一杯缓和的茶,还有以杨师道为首的朝堂势力以及后宫的杨淑妃,这都是可以钳制那些活跃分子的最佳选择,再有就是识时务,杨氏并没参与这一次的选后事件,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要再说的话还有就是桂阳长公主,杨师道算是皇帝的妹夫吧。皇帝想到这里就明白杨师道已经完全理解了自己的意思,那有些话自己就不用说出口了,思考片刻皇帝开口道:“萧家的孩子就安排给治儿吧,我看那孩子挺不错,虽然受伤了,但还是忍痛完成比赛,是个有毅力的,韦家的孩子就安排给佑儿吧,其他的你就安排了吧。”
杨师道听了这话赶紧表示自己明白,想要离开回家好好的和妻子商量今天的变故,只是话还没有说出口,突然听到皇上询问:“爱卿可知为什么世家只愿把旁系的孩子送进宫吗?”
杨师道没想到皇上会问这个问题,只是这又该如何回答呢?因为杨师道开始看到这个名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因为他作为世家的一份子,如果要做的话恐怕也是同样的做法,但是该怎样回答皇帝呢?最终他还是认真的道:“陛下知道,进宫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后宫的位子有限,每个人都不能确定自己进宫肯定会成功,甚至成功的可能性很低,这就决定了这件事付出和收益不是因果的联系,因此各家并不热衷于把嫡系的孩子送进宫,相反,世家之间嫡系的孩子联姻才是最优选择,再有,这次进宫的孩子都是棋子,奕局是二位娘娘,最终决出胜者,跟其他人关系不大,所以进宫只是代表一个态度,世家更加不会把嫡系送进来了,还有就是...”说到这里,杨师道犹豫一下。
李世民看杨师道犹豫没有说出口,自己笑了笑接下去道:“还有就是世家看不上皇家呗,这有什么说不出口的,杨氏是前朝宗室,当然会明白这个问题,朕是皇帝也明白这个问题,五姓七望,京兆韦氏,兰陵萧氏,弘农杨氏,都是一等一的大世家,随便哪一家都富可敌国,更有几家传承了不下千年,所以才有千年世家的美誉,并且世家间流传一句话没有千年的朝廷,却有千年的世家,朕自然也是知道的,毕竟我陇西李氏也是世家的一份子,可是爱卿以为世家为什么看不上皇家呢?是因为我李氏比不上其他各家吗?”
“禀皇上,臣以为不是这个原因,臣认为不论是李氏还是前朝我们杨氏,世家都不会喜欢的,陛下以为李氏比不上各家,但我弘农杨氏却也不被世家喜欢,臣以为这是因为皇家的超然地位决定的,皇上有生死予夺的大权,这对于世家就是一种威胁,所以世家就会联合起来限制皇上的这种权利,只是没人能够衡量这种权利的大小,那么世家就会无限壮大,保证自己有克制的能力,最终成为一种对立。”
“所以朕就像带着镣铐在跳舞。”
杨师道听着皇帝的感慨不敢接话,他现在是彻底明白皇帝的意思了,刚开始的选后事件,杨师道只是以为皇帝不想被世家摆布,后来的恢复科举他才知道皇帝是想摆脱世家的禁锢,这件事他不敢再妄议了,因为他不敢猜想这样做的后果,世家是几百年不断发展壮大过来的,世家不是单指哪一家,是执掌整个朝堂的权势的统称,甚至南北一团乱局的时候世家自己都是可以立国的,比如兰陵萧氏,家族不止出过一个皇帝,后来虽然被隋一统,但世家依旧是世家,隋文帝已经把国家治理的很不错了,还是需要依靠世家,直到隋炀帝上位然后隋亡,没准隋炀帝活着的时候也跟自己的朝臣说过同样的话,“朕就像带着镣铐在跳舞。”现在的情况跟那时候何其相似,一样的二世,一样的科举,历史是在重演吗?他猜不到别人怎么答复隋炀帝,但隋亡了是事实,所以有前车之鉴的事,他不敢随意开口,但皇帝现在对自己的做法,恐怕就是需要自己或者说是强迫自己做出选择了,只是不等杨师道说话,皇帝继续开口了。
“知道为什么爱卿会成为侍中吗?”
“臣,不知。”杨师道不懂皇上为什么转移话题了。
“有些人总是不明白自己的位置,总是想做一些超出自己权力的事情,朕以为爱卿也许不能免俗,直至等到最后一刻,爱卿的做法朕很欣慰,所以朕觉得侍中比较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