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兄弟再起嫌隙 李世民临宴名曰照
武士彟是真的不想在这乱局中做什么事情,万一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所以还是回复这些事情再议吧。
武家兄弟一看还是这样,更加气不打一处来,站起身来直接说:“既然是再议,那四弟到了再议的时候再叫我们吧,现在我家中还有事,不便在这里耽误时间,先告辞了”,说完起身就要离开,武家小辈们一看这样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这时武家老三只能劝说:“大哥二哥,今天是来为四弟的女儿过百日宴的,其他的事情且以后再商议吧。”
这时杨氏也正好把孩子抱出来,结果武家兄弟一看见杨氏,就想起来杨氏对自家兄弟的挑拨离间,一声冷哼就真的走了,武怀运、武惟良一阵不知所措后也跟着离开了,一场宴席不欢而散,只有武家老三留了下来。
武家老三武士让自己本身是一个私塾的教书先生,就比较的淡泊名利,再加上本身身体并不是太好,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得失心,所以平时跟武士彟的关系反而比较好,武士彟小时候很多知识还是跟自己的三哥学的,所以有很多事情也喜欢跟武士让沟通。
虽然宴席不欢而散,但众人还得继续吃饭不是,武士让长叹一声:“且随他们去吧”。接着就对杨氏说:“我看看这孩子,你瞧这小模小样,这好看的小眼睛,可真的跟你们夫妇一样啊。”
杨氏笑着说:“士彟也是这么认为的”。
武士让说着就从自己的怀里拿出了一件布包着的东西,说着:“孩子的百日宴我不能空手而来,这是我给孩子的礼物,也是给你们夫妇的。”打开是一面铜镜。
(铜镜在唐代被赋予了多种社会功能,因为其兼具美观实用等价值,是当时王公贵族、亲朋好友之间馈赠比较常见的礼品,延续到后来便成为了一种社会习俗。这种习俗发展到唐玄宗时期,就成为了一种定式。据《唐书》「千秋节·礼乐志》记载,八月五日是唐玄宗的生日,这天也被定为「千秋节」又被称为千秋金鉴节」,群臣会献上美酒和铜镜祝寿,或作为互赠的礼物,唐玄宗也会在千秋节赠群臣以铜镜,以示圣恩。
武士让这次用来做礼物的铜镜是一面宝相花铜镜,也是很有寓意的,铜镜本来就有吉祥如意的含义,再者,杨氏有礼佛的习惯,宝相花铜镜也是有一些佛家含义的,另外,铜镜在古代也是代表爱情的信物,是花好月圆、爱情美满的象征,还有就是铜镜大多是圆形的,也有圆满,团圆之意,并且在古代民俗中,铜镜也是驱邪的法器,所以一面铜镜对于武士彟夫妇来说是很好的礼品了,更加巧合的是宝相花是佛教的称呼,老百姓把宝相花称作牡丹花,杨氏的名字也叫牡丹,杨氏最喜欢的花就是牡丹花,(洛阳牡丹花的伏笔由来)看得出自己的三哥是用了心准备的,两个人都很开心,就把铜镜放在了女儿的襁褓中。
武士让边看便问道:“孩子取好了名字了吗?”
武士彟道:“今天早上才取好的,乳名叫如意,大名叫。”
武士彟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门外的一连串的笑声打断了,接着众人就看到一身红色便服的李世民走了进来,边走边说道:“武大人啊,你也是太见外了吧,家中有喜事都不肯告诉一声,若不是武大人看不上自己这过去的袍泽?”
武士彟一惊,自己都不曾想到秦王会亲自过来,但是嘴上还是赶紧说到:“殿下误会老臣了,却因只是小女百日宴,就没有打扰殿下的必要了,还请殿下莫怪罪老臣。”
李世民到:“武大人言重了,本王也只是玩笑罢了,怎会怪罪于大人呢。我这是不请自来,说不得还要武大人不要怪罪于我这不速之客呢。”
武士彟道:“殿下说笑了,殿下能来老臣这陋室蓬荜生辉,谢谢殿下都来不及,哪里敢怪罪殿下。”
李世民道:“哈哈,武大人不用太客气,诸位也不用拘谨,这里没什么外人,大家可以随意一些,来让我看看今天的宴会的主角。”
杨氏听着就赶紧把女儿抱了过来,李世民看着襁褓中的婴儿就伸出手指去逗,小婴儿这时候也不哭,睁着黑黑的眼睛看着李世民,李世民不自觉的就笑了,这时候小女婴的手抓住了李世民的手指,李世民笑着说:“看来她很喜欢我啊。”众人看着也都笑了。
李世民转眼看到了女婴旁边的铜镜就问:“这是今天的百日礼吗?”
武士彟道:“是的殿下,这是老臣三哥给老臣幼女的百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