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4章 印象派画展
沈佳儒看着那两个人客气来客气去,忍不住回想起自己早年卖画时的模样,好似也是这样吧。
最难留住是初心,他现在卖画,还会有这种依依不舍的情感吗
接下来,送别陈安通和陈学广教授,存钱,吃午饭等等一应事情忙下来,已经下午快2点了。
华父这才匆匆将少女送回学校。
走进校园时,华婕已经是一个拥有两百多万存款的女孩子了。
她恍恍惚惚穿过校园,走进教学楼。
穿过走廊时,路过传出朗朗读书声的一个个教室,然后走到自己班级门口,透过窗子向内看,她瞧见坐在窗边的沈墨沐浴阳光中,正低头专注阅读。
他实在是太爱看书了,不知道这回又在看什么。
敲门进到教室,华婕在位置上坐好后,率先探头去看沈墨读的书。
是一本国历史的很厚很厚的书。
地理老师正在讲农业区位因素。
这个内容,沈墨寒假陪他们去北京时,在路上像讲故事一样讲给她听过。
翻开课本找到老师讲的页面,她深吸一口气,收收心很快沉浸入课堂学习中。
视觉111杂志社内,老板路过主编办公室时停了下,敲门后站在门口问道:
“你知道时尚s的主编陈春晓去了趟劲松吧”
“知道。”主编胡越抬头应道。
“又是要做华婕的内容,不知道是不是封面故事。”老板问。
“我听说是封面故事。”胡越道。
“我们要不要也”老板有些担心的提议,话才说一半,就被胡越打断。
“观众是会腻的,就算华婕再如何天才,如果没有新作品新故事,重复出现,可看性也会降低。
“我们那一期采集了她帮父亲创业,自己初出世就成亚军之类的故事。
“时尚s这个月的报道,提到了她卖画成为年轻的百万富翁,天才光环之外又多了一个新光环。
“可也就是这样了,就算去到华婕家里,无非多一些她生活的日常素材,大家想看天才最光鲜亮丽的面目和故事,可不希望看见天才其实跟自己一样普普通通。
“与其像时尚s一样拿些乏味可陈的东西炒冷饭,还不如像我们一样再去找新的素材。
“看着吧,下一期时尚s继续报道华婕,销量肯定会跌,而且会导致观众对杂志失去信心,下下期的销量恐怕会跌的更厉害。”
胡越自信的笑道。
老板听着觉得挺有道理,点了点头,心里的焦虑降低了不少。
偏偏这时另一位杂志编辑从主编办公室路过,听到了老板和胡越主编的对话,她跟老板打招呼后,忽然想起自己也知道一个关于时尚s的八卦,于是补充道:
“我听说时尚s的主编陈春晓回北京后,很快便飞上海崇明去了,好像是要做个多人采访,搭配华婕的故事一起推出。”
“”老板挑眉,有些不明其意。
“”胡越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皱眉惊呼:“不好她肯定是去采访天才小作家赵桐去了赵桐家就在崇明”
“”老板挑眉瞪眼。
“糟了如果是做一个天才专题,拉几个不同领域的天才故事呼应,若是受访的天才们互相再评价一下,写成故事肯定很有”胡越想着想着,声音就沉了下去。
t的是谁做的这个专题策划
这是要其他杂志死吗
陈安通回到上海后,只休息了一天,隔日晚就在自己的餐厅小舞台上开唱了。
由于每次演唱完离开时,他都会将自己收藏的两幅华婕的画小心翼翼摘下来带回家。
是以抵达餐厅开始表演前,他总要先将带来的画从专门定做的大包中取出,严肃认真的好好挂上墙,站着欣赏一会儿后,才会开始调乐器开唱。
这一天,大家也看到了陈安通挂画赏画的标准流程。
不少常客还发现,今天陈老板挂的不是一幅画,而是两幅了。
于是,感兴趣的客人们放下刀叉筷子,凑到小舞台前仔细打量。
懂的或者根本不懂画的,都会赞叹两句。
毕竟,偶尔老板被哄开心了,会给客人打折。
每当有顾客问出关于那两幅画的故事,陈安通总是不厌其烦的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