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换人
一些繁华处,因为游客太多,以至车不能调头,人不能转身。
刘三说:“阿郎,府中下人并无不轨之举。”
如果不是李伸,其过程是这样的。
先是李林甫让杨慎矜安排人手,监视皇甫惟明和韦坚的动静。李林甫自己也安排了人手,但置身幕后对李林甫有利,没必要说出来了。
元宵节三天唐朝取缔了宵禁。
李亨带着宫人出游,与韦坚相见。
韦坚是李亨的舅哥,偶尔见一见,虽然李隆基不悦,也拿韦坚没办法。
当然,因为李伸的信,这次见面就没有了。
两人说了一会话,韦坚又去了景龙观,与皇甫惟明秘密相见。
韦坚先是见了太子,后面又鬼鬼祟祟地与皇甫惟明相见,考虑到唐朝频繁的政变,加上李林甫的暗中怂恿,杨慎矜主动将此事揭发,然后说,韦坚不但是重臣,还是外戚,不能与边将走的近。
奏疏上,李林甫趁机说,韦坚和皇甫惟明结谋,欲共立太子。
李隆基相信了,大狱兴起。
看到李林甫一批批地杀人,杨慎矜傻了眼,我说了啥?
我只说了皇甫惟明和韦坚会面,有违制度,并没说谋反啊。若处理,顶多两人贬官罢了。就是有谋反之心,也没有反迹,不能这样杀人吧,况且那些船夫纲卒有什么罪?
他开始退却了。
因为杨慎矜的退却,李林甫不满,王鉷趁机报复,杨慎矜全家包括他兄弟家,好友家全部下了海,而且死的很惨。
韦坚下去,换成了王鉷和杨国忠理财。
两人只知搜刮,哪会“理”,几年后,唐朝渐渐路有冻死骨了。
李伸对杨慎矜也没有持着同情的心理。
这个人虽不恶,确实是首鼠两端,一度倒向了李林甫。
虽有才,确实不及其父清廉。
即便说理财之能,韦杨二人也远不及后面的刘晏。
整个过程里,肯定有许多人监视了韦宅和皇甫宅,韦家和皇甫家有没有下人被李林甫收买,李伸也不得而知。
就是没有,也要小心,故李伸在信里顺便提一个醒。但李伸说对了一半,因为死谏书,李林甫开始关注韦府。先是李六哥打听到韦府一些消息,又用钱开路,撬开了韦府两个下人的嘴巴,让他们彻底背叛韦坚是不可能的,不过对李六哥说了不少韦府隐蔽的消息,某种意义上也能说,被李林甫收买了。
“刘三,你再用点心,到了十九,就能水落石出。”
“阿郎,你放心,”刘三拍着胸脯下去。
他与其他的奴仆不同,是韦坚真正的亲信,与韦坚存在着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的关系。
皇甫惟明府。
吴守信说:“大将军,外面一共有八个嫌疑人。”
开元后唐朝渐渐变成了节度使制度,唐朝也有一些“防范”,那就是在京城替各个节度使置宅第,皇甫惟明有,王忠嗣有,高仙芝也有,而且高仙芝的宅子就在平康坊,离李林甫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