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元丰改制
说着,他又想起什么似得,“对了!沈括最近有来信,里面提到一件事,我认为倒是可行。”
张斐问道:“什么事?”
王安石道:“目前事业法在青州发展的非常不错,但其中只有邸报院发展的最好,也最有潜力,这医院和学院都比较一般,到底有钱读书看病的人,只在少数。
沈括就寻思着,能否借钱给普通人家的孩子读书,待他们学成之后再还钱。”
“学贷?”
张斐惊呼道。
王安石连连点头道:“这名字好,学贷,呵呵,就是这意思。”
张斐点点头道:“这...这是可以一试,但是王学士为何跟我说。”
王安石呵呵道:“我想这事由你们慈善基金会来负责。”
其实沈括是让朝廷来借,但是王安石认为,朝廷借钱的话,这还款期限真是太长了,那么从短时间来看,那就是左手倒右手,没有意义的,还是朝廷在养着那些官员。
得忽悠商人来借,事业署就赚他们的钱,这才更有效果,他必须得让皇帝看到成绩。
此外,他认为目前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因为很多人都想学习算学和律学。
张斐当然明白王安石小心思,他思考半响,突然道:“借是可以借,但必须要保证他们学成之后,是有能力还钱的。”
王安石立刻问道:“怎么说?”
张斐道:“事业署不是专门招收那些已经读过书的学生吗?”
王安石点点头。
张斐又道:“而这些人多半都从乡学,或者私塾里面出来的,如果事业学院要扩大生源,就必须先扩大这些地方的生源。”
王安石惊讶道:“你的意思是,在他们入读私塾前,就给他们借贷?”
“不不不!”
张斐道:“是反过来的,目前要进入事业学院,必须也得经过考试,如果某乡学,或者私塾、义庄的学生,能够考进事业学院,我们就先帮他们偿还之前学院的学费,如此一来,那些学院就必然也会扩招,我听说很多学院都经营困难,还需要朝廷给予免税补贴。”
王安石道:“可若是考不上,他们岂不是什么都捞不着?”
张斐道:“这可不是买卖货物,一个老师教十个,或者二十个,这区别不是很大,哪怕是增加三成,他们都有得赚。如此一来,事业署才能够招收更多优秀的学生,才能够确保到时能够还我们的钱。当然,我们先会定下,每个学生的学费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