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尘埃落定
司马光道:“公检法的确需要耗费不少财政支出,故此臣也不建议像警署一样,大规模招收辅警,而是应该尽量安排一些熟知律法的散官就职于公检法,将一些刀笔吏、衙役转变为警察、税警、检察院,这不宜操之过急,以免给州县带去负担。”
张斐那属于艺高人胆大,谁敢在地方上先招一万个辅警,这简直就是赌博,一旦发不出工薪,可能辅警就会变成起义军,然后又变成禁军。
司马光赚钱远不及王安石,但省钱绝对是一流的,他也看出来,公检法确实需要烧钱,不如启用一些闲赋的官员,反正平时也要发钱给他们,也就是多发一点,而且,将京城闲赋的官员调去吃地方财政,也是能够减轻中央的负担。
其实很多地方上财政是不错的,但由于当下这运费喜人,只要运到京城来,中间就得耗损一大部分。
赵顼点点头道:“是啊!没有钱,这公检法也难以普及。”
赵抃道:“可是在此次执行过程中,就出现诸多问题,若无公检法,只怕处理不了这些问题。”
是先钱,还是先法。
这就好比鸡生蛋。
王安石立刻道:“臣建议先在整个京东路推行这募役法,若如赵相所言,朝廷可以再进行调整。”
言下之意,若是你们不行的话,那就送你们公检法加税务司。
而且这么一说,到时哪怕出问题,那也不是新政的问题,而是吏治的问题。
赵顼是心领神会,点点头道:“就依王学士之意,先在京东路推行募役法。”
其实他也不会等司法改革,且不说司马光那磨磨蹭蹭的性格,当下财政才是关键,相比较律法,他也更迫切是要改善财政。当初他愿意推动司法改革,也是为了整顿吏治,改善财政。
财政财政还是财政!
正当这时,谏官陈庆站出来道:“启禀陛下,近日西北不少官员弹劾左藏库副使种谔擅弄兵权,奴役士兵。”
马上又有一名官员站出来道:“种谔之所以无法无天,完全是因为陛下对其的纵容。当年他不听诏令,擅自出兵,被延州守帅陆诜揭发后,陛下不但没有严惩种谔,反而将陆诜调往秦州,长此下去,只怕那西北将军都会变得目中无人,不听朝廷指挥。”
赵顼神色不悦道:“当时朕也给了种谔惩罚,只是后来西北方面正是用人之际,故此朕再度启用种谔,这纵容又从何谈起。”
一大批谏官立刻站出来,从各种角度谈起,从法律谈到政治,从政治又谈到军事,从军事又谈到财政。
好像若不处罚种谔,国家就要亡了。
赵顼也是无语了。
但这在北宋的朝廷,真是司空见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