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覆手翻云
把陈曦送到基地地下的生活区安顿下来后,卓明谦也长出了口气。
他其实并不想陈曦接触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也怕宁孑知道后不满意,但没办法,一方面他不敢拖,能把陈曦赶紧救出来自然是最好的;另一方面如果想要借题发挥还真需要陈曦的配合。
并不是说必须要有个由头,而是基地内部也不是所有人都是一门心思想要去借题发挥。有些人只看到眼前,有些人只看未来,有些人想大事化小,什么都不能耽误计划,但他想趁这次机会把那些阻碍都扫清。
卓明谦相信宁孑跟他的想法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宁孑发话了,能左右所有人基地所有人的想法,但他不行。但只要陈曦还没救回来,就没人能阻止他贯彻宁孑的想法……
神来了也不行!
想到这里卓明谦拿出了个人电脑,调出了此时临湘号上船员们的位置,再次迈开了步子。
……
跟被重点关注的陈曦不一样,同样经历了在逃生舱里使用麻醉药剂陷入昏迷的杜邦勒此时还是懵圈的状态。
虽然逃生舱里的麻醉药剂经过严格确认的,而且逃生舱内的电脑还会自动根据坐进舱体内人的体重以及近期健康档案,来释放相应的麻醉药剂,最大程度的保证逃生舱内人员的健康,但副作用还是在所难免。
之所以要让人在昏迷状态下度过最初的72小时,是因为根据智脑的模拟判断,太空中如果浮空船失事,前几个小时是最危险的。所以这是一种很人性化的行为,万一在昏迷中死去的话,不需要体验那种无助的痛苦。毕竟在太空浮空船出现问题,对人来说的确是残酷了些。
之所以要定72小时不管是否获救都会苏醒,是因为昏迷更长的时间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可逆的影响。生物芯片跟纳米机器人也无法修复那种。简单来说就是,既然过了72小时都还没死,说明命还是挺大的,那就再起来折腾一个月吧,说不定就能获救了呢?
一般逃生舱的生命维持系统都是一个月,部分高配的逃生舱上,会设计成三个月。
比如亚历山大号上就是三个月的高配逃生舱。不是杜邦勒的面子足够大,主要是他当时给的足够多。其实在三月看来这是完全没必要的。因为亚历山大号属于近地浮空船,最远也就是在地球跟月球之间转转。
距离地球如此之近,如果一个月都没找到,那三个月估计也是找不到的。所以生存时间延长两个月,只是增加自己的痛苦而已。
到是一些适合执行远程任务的浮空船,需要三个月的高配逃生舱。比如临湘号。
当然这些事情基地一般不会去解释的,只要有人愿意给钱,就是生命维持系统能持续半年的逃生舱也是能造的。
不过哪怕当时给钱很痛快,在使用麻醉药剂昏迷了近三十个小时又没有接受高等级的医疗苏醒服务,大脑完全恢复功能就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是人的生理特征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