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_32332/12701364.html
也许是他们相信绝对封锁的力量吧,就如同现在,梅哲仁还真出不去。
根据所有的分体共享的情报,每一片陆上的区域,都像眼前这般被棱堡电网围堵截断,完全与外界失去了联络。
参谋部和梅哲仁一起商定的作战方案是每一个方向的蜂窝网格组成六个人的小队,一起在今晚发起破袭战。
剩下的原地等待突围或随时支援就近的网格。
今晚将是一场热战,因为封锁线里的都是机器人,搞什么声东击西暗渡陈仓一类的计谋都没有用。
他们都是基于冷冰冰的指令和逻辑判断,不会听到花姑娘的声音就扑上来。
或许你会问,直接雷达开机扫描不就结了吗?不行。
大家都有雷达的,对方可以时时刻刻开机搜索,梅哲仁却不行,一开机就暴露了,就像现在,他连封锁线都轻易不敢靠近。
只要一冒头,大量的电磁炮弹就会兜头落下,不会比暴风骤雨好到哪去。
棱堡就是个能源节点,它负责给机器人和电网供能,当然也配备了大量的电磁炮。
昨晚的战场选择,不是没来由的,梅哲仁也是经过了计算,找到了空当避过了电磁炮雷达的扫描范围。
经过了昨晚,硅基人不会再抱有侥幸心理,自己也不可能每一次都开出六六六。
就在梅哲仁远远地观察硅基人的棱堡时,这个角度的电磁信号突然就增强了。
梅哲仁只能用力踏十几下地面,再模仿野象发出召唤同伙的次声波,雷达扫过后没有再反复,算是骗了过去。
六十年前人类建成了城市带,生态被快速修补,野象的种群开始恢复,南岭和南海基地正好地处南方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正是野象的栖息场所。
幸好梅哲仁在虚拟时空里养过大象,模仿得一点问题都没有。
梅哲仁慢慢地换了一个坐标点匍匐下来,对手的防卫密度试探出来了,接下来要做战前的数据分析。
适当的战术还得使用,比如制造兽群疯狂冲击封锁线的假象,摸底对方的兵力,然后想办法分散对方的注意力,拖住对方的调集指令。
在陆地上这一仗并不容易打,可以肯定会有仿生体被牺牲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