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来一次自由的飞翔
青衣人闻言,像是思考了一会,约莫一盏茶的时间之后,才说着:
“调派各路人马封闭山口;调集追踪高手,赶快循迹追击,记住,没有命令,不得伤害小王爷性命,另外再派人调查一下,江湖上有何人这么大胆,敢参与这等事?
切记传令各部,严守各处山口,不得越过伏牛山,不得侵扰无关人等。”
……
神都洛阳,原晋王府邸,杨广虽然登临太子位,不过此时仍旧居于旧王府,根本不去东宫,也不去侵占太子府邸,无论他以后是什么表现,至少此时,外人来看,这还是一孝义之人。
杨广虽然夺了太子之位,但是对于杨勇,平日里遇到时却是退避三舍,杨勇府中的日用也未曾苛刻半分,还略有增加,倒是让朝野内外俱都称赞他是孝悌之人,就是外国,也多有人听说隋国这贤王之名。
因此,杨广府上,递上名帖投效的人也越来越多,声势一日比一日盛隆。
远超前些年杨勇任太子之时,宫中的杨坚也默认了这个场面,在内外所有人看来,杨广这个太子之位此时还是稳固的很。
“什么?追丢了?都是干什么吃的?”
听着此时杨素化装之后,来府上亲自送过来的情报,杨广是满腔震怒,无处可泄!
他说不久前才察觉,杨勇在新年过后,就秘密遣人将几个儿子相继送出,毕竟他也坐了几十年的太子之位,手下还是有不少人的,一直到杨恪之时,方才暴露。
这让杨广无比震怒,他的贤王之名,内外皆知,杨勇如此做,岂不是说杨广孝悌之名是假的吗?
如此做,莫非是害怕杨广对他家小如何?
他倒是把孩子送出去了,可到了中秋节或者春节之时,到时杨坚哪怕沉寂许久,也得出来主持家宴大宴的,杨勇的儿子们都消失了,让杨坚怎么看?满朝文武,朝野上下怎么看?
所以,杨广必须得解决此事,他还只是太子,要顾忌某些人的反应。
“殿下恕罪,此事吾也不能大张旗鼓的去做,毕竟襄城王痴愚之名上下皆知,也实在难以网罗罪名安置到他身上……”
杨素也是可怜,为了权位,为了复起,筹划了让杨广登位太子之事,如今更是难以退却。
毕竟谋划的是这等一旦暴露,诛灭九族的大事;所以,做事的时候,杨素不敢暴露身份,也不敢大张旗鼓的调动高手,只能指使外围江湖势力来做,自然,也没什么高手。
他本人是不敢出面的,甚至还不敢让手下人逼迫过甚,不然让宫中那位知晓,他恐怕就要得到一杯美酒或者一尺白绫的赏赐了。
“这些不要和孤说,孤只知晓,杨恪之母乃是渤海高氏出身,渤海高氏这些年可是出了不少人物,若是让吾兄联络上了,京中那位也变卦了,这内外有了反复,你说这事会如何?你会如何?孤会如何?”
杨广半点口风不露,也不给杨素什么承诺,他虽然给杨素重担,看似信重,心中却丝毫不信任杨素,只是两相利用罢了,他这等人手底下总要有一个干脏活的。
“吾这就加派人手去处理,吾会亲自主持此事,殿下,吾定会劝回小王爷,不致让小王爷被某些人蒙蔽了,吾先告退了!”
……
新的一夜,杨恪的签到礼包又抽到了不知是好还是坏的生活用品,一套登山套装(精品)——冲锋衣、睡袋、帐篷、地垫、登山杖、安全绳。
质量都还不错,最起码杨恪换了冲锋衣之后,在荆棘中闯荡许久,竟然一点也没被刮破。
杨恪觉得自己的福缘还算可以,这也是他决定死中求活的原因,向着绝地而行,是目前唯一能活的方式,短时间之内成不了江湖高手,杨恪又不愿意受制于人,期望他那叔叔和爷爷的怜悯,那么就只能赌一赌自己的人品了。
根据回想起的片段记忆,杨恪确定了自己的身份和自己面对的敌人,幕后的大BOSS自然是杨广,杨广手上的人可是不少,江湖中赫赫有名的大宗师,甚至有兵器谱上的高手。
黑白两道的都有,杨广此时并不沾染这些人,只是以杨素为总管统辖。
杨素也算是大隋皇室子弟,都是弘农杨氏一脉,不过是偏远支脉,只要皇室主脉没有死绝,他就没有一丝继承大统的资格,所以得到了杨广表面上的信重,他也倾力相助杨广登上了太子之位,以求列土封疆的赐封。
杨素本身武功,已是不凡,是大隋有数的几位大宗师之一,权谋手段还在武功之上,这些年荒废之下,武功也还维持在宗师之境,他这些年为大隋江山安定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江湖中也有赫赫威名,不过也因此被杨坚猜忌。
面对着这等人物主持的围堵,杨恪也只能赌一赌自己的运气了。
若是杨素亲自来抓,他是大宗师还是宗师,对于杨恪来说,没有多少差别。
这几天,杨恪想明白了,面对这等人物,不能有半点侥幸心理,恐怕早已经遣各路人马于伏牛山各处山口,以杨恪此时的武功,根本冲不破拦截。
杨恪也是现在才想明白的,这几日内功入门,记忆理清了头绪,脑海也恢复了清明,就洞悉了目前面临的困境。
他之前所想的藏身险绝之地,恐怕是不可能了,因为这个世界是有着种种神奇武功的世界,而他所知的掩饰踪迹之法,太过浅薄,所过之处,定然也留下了不少痕迹,因此他的选择只有逃,逃出包围圈,方可获得一线生机。
幸亏这是伏牛山,绵延近万里,横跨两国边界,才给了杨恪一个缓冲逃跑的时间。
而这时间也不会太长,江湖中,擅长追踪的手段有很多,这等人才,杨广杨素手上不会少的,以杨恪现在粗劣的手段,迟早会被追上来的。
想着以往看过的种种剧集,杨恪想到了:置之死地而后生!
逃命的机会很少,只有引动拦截的那些人,然后乱中取得机会,因此,杨恪考虑之后,此时选择的目的地是北面。
他想到了,杨广怕的是什么,杨素怕的也是什么;根据杨恪的记忆,他这个襄城王,在杨坚那里还是有着一些地位的,杨广和杨素应该也怕他闹出什么动静,惊动杨坚。
东洲界中,人的寿命普遍很长,普通百姓,六七十岁都很寻常,一般富贵之人,保养得当,七八十岁也很常见,武林高手,先天真气滋养,八九十岁的并不稀罕,外合天地的武道宗师,据说能活一百来岁,至于蜕凡成就天人,能活多长时间,杨恪也不知了。
杨坚今年方才八十多岁,身体康健,再活上一二十年也很正常,他坐大隋皇位三四十年了,这大隋上下,他一言可决;这也是杨广杨素之流,唯一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