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扶贫济困
然就是有不少目光短浅的群众早早地让孩子辍学回家打猪草、放羊、种地!</p>
牟雪茹在当地名闻遐迩,她就是因为苦读书而走出了大山,当然希望有更多家乡的女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p>
她在村支部办公室门口接待来说情的父老乡亲,给不少乡亲们出了个主意。</p>
于是乎,当天就有不少十几岁的大姑娘坐进了小学课堂,她们必须恶补五年级课程,争取在国庆节前拿到小学毕业证书。</p>
相信经过这件事后,当地群众再也不肯让孩子们辍学喽!</p>
与此同时,牟雪茹跟成文阁几个反应了真实情况,成文阁几个这才知道了贫困山区不是苏南省。</p>
把初中毕业作为最低门槛还是高了!</p>
最后只得放宽限制,小学毕业也收。</p>
三人做出这种扶贫性质的招工时没有打电话请示黄瀚。</p>
因为他们当时根本不知道黄瀚在美国哪座城市,但是他们知道黄瀚的性格,根本不担心黄瀚会怪他们自作主张。</p>
这五百年龄十五岁到十八岁女孩子绝大多数是穷人家的,有可能赶去沪城的路费都拿不出。</p>
所以成文阁三人还做了一个决定,给体检合格的每一个女孩子预付一千块工资。</p>
做成这些事儿仅仅是一个多星期肯定不够,具体事宜当然是交给牟雪茹来办。</p>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成文阁三人还提出要求,由牟雪茹在国庆节后亲自带这些女孩子赶往沪城。</p>
他们相信,再有两三个月,“事竟成超市”的员工宿舍肯定能够投入使用了。</p>
万一拿到手一千块钱后,有人不去沪城“事竟成超市”工作了,怎么办?</p>
凉拌!损失一千块钱而已无所谓。</p>
但是黑了一千块钱的人家会不会受到良心谴责?</p>
这种人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树林,恐怕还得继续穷下去!</p>
牟雪茹可开心了,她当然不介意留在老家办好这件事。</p>
她心中还有更多期待,希望能够给更多家乡人提供工作机会。</p>
事实证明山里的老百姓蛮朴实,所有拿了一千块钱预付工资的小姑娘都跟着牟雪茹来了沪城。</p>
一路上简直是欢声笑语!</p>
无他,家里得到了八百块钱,今年日子好过多了!</p>
都是没有出过远门的,都懂得勤俭节约,所有人不约而同带了两百块作为路费,把八百块留给了亲人。</p>
牟雪茹有能力,她采取军训时的管理办法,十个人设班长、副班长,三十个人设排长副排长……</p>
强调集体行动,出发时必须点名,离开队伍时必须请假并且说明为什么请假,需要多长时间!</p>
五百个小姑娘都很听话,喜欢集体行动,一路上没有发生意外,全须全尾到达沪城。</p>
人收下了,必须管吃管住。</p>
上岗前给补助费六十块一个月,上岗后工资一百五十块,奖金、加班费另算。</p>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五百女孩子绝大多数才小学文化,不仅仅要培训岗位技能,还要恶补文化课。</p>
成文阁和陆瑶、萧蔷出两百块钱一个月的工资在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招募愿意勤工俭学的同学当老师。</p>
不可能要求老师一个月上班二十六天,每天工作八个小时,而是要求一个月的工作时间满足九十小时。</p>
一天三个小时,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抽得出。</p>
仅仅工作三个小时就能拿到手超过沪城平均工资水平的收入,大学生们趋之若鹜!</p>
没辙,只能区别对待。</p>
“事竟成超市”筹备处职工培训中心贴出告示,贫困生优先!进入实习期的大四同学优先!云贵川的同学优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