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敖曹:河北汉人之光
高乾从城中用绳子吊放下来五百人,追救高敖曹没能赶上,高敖曹已与尔朱羽生的部队交战,尔朱羽生大败而逃。高敖曹的槊术盖世无双,他的部下也个个都以一当百,当时人称高敖曹是项羽再生。
其时河北豪强除了要面对尔朱氏正面战场的压力,还有自太行山东来、统率六镇人马的高欢。
有关这一段事情经过,已经在高欢章有所描写。河北豪强高乾、封隆之等拉拢迎接高欢,希望高欢能够背叛尔朱氏。
之后的事态发展,也证明了高欢确有霸主雄姿,在韩陵之战中成功击溃了尔朱氏联军,成为北魏末年新的权臣霸主。
高欢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渤海高氏等河北豪强的支持功不可没。否则凭其六镇疲弱之众,能否在河北站稳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532年(中兴二年),高敖曹又随高欢与尔朱兆在韩陵(今河南安阳东北)交战。
当时,高敖曹部将王桃汤、东方老都是汉人。
高欢道:“高都督你所率领的都是汉族子弟,恐怕不济事,我看得分一千多鲜卑兵去才行,你意下如何?”
高敖曹答道:“我这些部曲训练已久,前后历次战斗,战斗力不弱于鲜卑。现在如果加入鲜卑人,军情不能和合协调,胜了就会争功,败了就会推罪。我愿自领汉军,不需要另配鲜卑人。”
高欢同意了他的要求。两军交战后,高欢作战不利,率军后撤,尔朱兆趁胜追击。
这时,高岳率五百骑兵在前冲锋,斛律敦随后召集败兵,而高敖曹则与蔡儁带领一千兵马从栗园出击,将尔朱兆的军队拦腰截断,大败敌军。
由此可见,高欢能够进入河北并且战胜尔朱氏,河北汉人武装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532年(太昌元年),高欢改立平阳王元修为帝,是为北魏孝武帝。
533年(永熙二年),高乾因此前丧父未能守孝,便上表请求辞职,打算回家守孝三年。
孝武帝便解除高乾侍中之职,只保留其司空之位,还加封他为长乐郡公。
当时,高乾虽要求解职,但没料到孝武帝会立即批准,由于失去侍中之职,不能插手朝务,因此怏怏不乐。
后来,孝武帝欲除掉高欢,便招揽高乾,并对他道:“司空世代忠良,如今又建有大功,我们虽是君臣,但情同兄弟,应该立下盟约。”
高乾回答道:“以身许国,不敢有二心。”当时事起仓促,高乾也没有想到孝武帝会有异图,便没有坚决推辞,也没有向高欢禀报。
后来,高欢屡次上奏朝廷,请求任命高乾为侍中,但都未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