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芸夫人发病
“嗯,我在吃。”端木樱嚼着肉,看着端木琛,眼睛里写着‘我在吃菜,快夸我’几个字。
“你……”“皇上、太后娘娘、琬妃娘娘驾到!”端木琛刚要说话,饭厅外便传来老太监不阴不阳的声音。
“儿臣恭迎……”老太后和老皇帝大步来到了饭厅内,端木琛离开凳子,来到两人面前,刚行礼到一半,便被老皇帝挥手免去。
“小九啊……”老太后眼里含着泪,坐到了端木琛刚才坐的位置,老皇帝坐在老太后旁边,两个人红着眼睛看着狼吞虎咽的端木樱。
端木樱看了一眼他们两个,然后继续吃着饭。
“水呢?慢点慢点……”老太后急慌慌的给端木樱到了杯水,放在她面前,轻轻的拍打着她的后背,免得端木樱噎住。
约摸过了小半个个时辰的时间,端木樱放下了筷子,往桌子上一趴,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肚皮,露出一个满足的笑容,还不忘打了一个饱嗝。
“多谢四哥款待。那屋子被小九弄坏了,明日小九便派几个人来在那重新修个屋子,保证还之前的样子一模一样。”端木樱吃完饭,第一句话,便是对端木琛表达谢意以及歉意。
端木琛笑了笑,“无妨,那屋子本就是要拆的,说起来小九倒是帮了四哥一个忙呢。”
老皇帝和老太后没有打扰他们两个说话,只是他们的目光太过炙热,端木樱不得不把目光看向他们两个。
“祖母和父皇怎么一下子多了那么多的白发?”
老太后一听,忍了很久了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怕被端木樱担心,转过身用手背快速的擦了去。
“祖母年纪大了,自然会生出许多白发。”老太后伸出手摸着端木樱的头发。
一旁站在门边上的兰儿看着老太后这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心里一顿感慨。
终于知道为什么端木樱那么喜欢揉她和之初的脑袋了,原来是家族基因遗传啊……
“前些日子祖母头上还未曾有过这么多白发,今日再见,竟然生出这许多白发来。可是因为小九受伤一事?小九现在已无大碍,静养个两三日便方可大好。”端木樱往老太后的手里蹭了蹭,然后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
除了兰儿和端木琛两人,其他人都是一副震惊的样子,可转念一想,也对,晋级时的时间和外面的时间不一样,晋级时的时间可比外面现实的时间快多了。
“小九啊,你这次晋级,一晋就是半年啊……当初你从慈宁宫来到这夜王府便是半年。”老皇帝的语气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有些哽咽。
端木樱装作一副惊讶的样子,低着头思考着,喃喃自语道:“半年?我还以为只是几炷香的时辰呢。”
“皇上皇上……”老太监急慌慌的跑了进来,一时没注意,帽子竟然歪了下,连忙扶正。
老皇帝眉头一皱,厉声吼道:“什么事?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老太监立马跪了下来,身子不停的颤抖着,语气也有些害怕的意味。
“禀……禀告皇上……芸,芸夫……夫人,芸夫人又发病了!此时正和虞夫人打了起来。”
老太后和老皇帝对视了一眼,老皇帝没说什么,倒是老太后先开了口,“平时怎么办的?怎么,忘了?”这最后两个字,老太后咬中的音,同时用凤眼凌厉的扫过跪在地上的老太监。
老太监抬起头悄悄地看了一眼端木樱,然后却被琬妃的目光给吓了回去,回了声是,就连忙起身下去了。
等完全不见他的影子时,端木樱这才重新抬起头,好奇的问着老太后,“祖母,刚才那大太监来报,说芸夫人又犯病了,还和虞夫人打了起来,这是为何?”
老太后叹了口气,对着琬妃摆了摆手,示意她来告诉端木樱,而琬妃用余光询问了一下老皇帝,只见老皇帝微微点头,便离开座椅,拉着端木樱的手,在一旁坐了下来。
“殿下,虽说芸夫人和你没什么感情,可却也是你的生母,你有权知道这件事,可,一会若是我说的你接受不了,还请勿怪。”琬妃见端木樱的眸子平淡无波,便继续说道:“半年前,殿下为母后诊治晕倒后,芸夫人不知怎么的,突然的开始说起了胡话来,太医诊治后,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只是说要静养……”琬妃说了一炷香的时间,这才把话说明白了。
端木樱点了点头,依旧低着头,在别人眼里看来,端木樱这是在为自己的母亲而担忧,可没人注意点她眼里闪过的兴奋和狡黠。
“小九,别担心,父皇……”
“嗯?芸夫人的病来的有些奇怪,这和之前小九在西爵国南部看到的一种病极为相似。”端木樱顿了一会,好似是在想着什么天大的难题般。
“若是父皇信得过小九,那就由小九去为芸夫人诊治!”端木樱的语气突然凝重了起来,眼睛直直的看着老皇帝。
老皇帝心中好似被什么东西炸了一下,满满的都是感动,当下刚想准备点头,可又想起芸夫人的不正常,摇了摇头,说:“小九,芸夫人那里有太医,不需要你亲自去诊治,更何况芸夫人不知何时就会发病,这一发病更是六亲不认,父皇怕她发病时不小心伤了你。”
端木樱咬着唇,摇了摇头,看着饭厅外的天空,说:“虽说芸夫人与我的感情只有生恩,平日里也无半点交集,可她却是我的生母。如今,生母生病了,我这个做女儿的,却不能在她身边照顾,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在……”端木樱说的那叫一个真心实意,当然,这要先忽略了她眼里的一抹杀意。
端木琛看着端木樱的背影,上前握住她的手,顺着她的视线看了过去,又把头转向老皇帝,说:“父皇,若是现在生病的皇祖母,您的选择,定会和小九一样。在儿时不是经常教导儿臣们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