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汉使威仪
“老丈且与家中暂避,兵戈无情,以免伤到自己。”裴行俭扶着老者小声说道。
大军兵临城下,强索军粮补给。
一看就是奔着打仗来的,还有第二种可能吗?
大王已然破釜沉舟,大军只携带了三日的干粮,即便宰杀了战马,也只有十几日的时间可以用以攻城。
而且,宰杀了战马,同时意味着不能退却,要么攻克高昌,吃高昌的粮食,要么在高昌城外饿死。
“老丈且回去吧,这几日不要出门。”
刀兵不长眼,攻城之战向来杀戮犹重,即便不屠城,在攻城期间导致的误伤,也是难以避免的。
抛石机可不会刻意避开居民区,更何况城外的攻城者,又怎会知道城中的布置?
在城外呆了片刻,高昌城中终于来了使者,请王玄策等人入城。
“走!”王玄策一拉缰绳,举着节杖催马而行。
他身后的裴行俭则不动声色的四下观察,判断这座城池的弱点在哪里。
高昌城不算大,虽然在西域诸国中算是一座雄伟的都城,但是在大唐几百上千座州城、县城中,毫不起眼。
无论是裴行俭的老家闻喜还是呆了十几年的第二故乡长安,都比高昌雄伟无数倍。
高昌城与长安相比,甚至比婴孩与成人的差距还要巨大。
城墙基座的宽度比起大唐的城池窄了数倍,意味着城头的宽度也会窄上许多。
由此可见,城头可以容纳的兵马数量,也会减少数倍,攻城的压力会减小许多。
“唐使远道而来,一路辛苦。”高昌使者蒙辛笑着说道,在略显沉默的气氛中,解除尴尬。
王玄策报以笑容,说道:“风雪甚急,一路上还遭逢火灾,辎重补给尽失,若是这几日赶不到高昌,恐怕就回不去长安了!”
蒙辛闻言,不动声色的打量了王玄策一番,见王玄策身上的衣服,却是有几处火燎的痕迹,便大度一笑道:“此事易尔,稍后在下命人将衣食送上。”
在蒙辛看来,唐人的使团不过十几人,区区十几人的来往衣食,高昌还能负担不起吗?
王玄策眼前一亮和身侧的裴行俭对视一眼,眼中惊喜交织,郑重其事的问蒙辛:“足下所言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