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兵发高昌
唯有本月初,崔促从长安公干回来,他的妻子给他捎来一口短剑,让他时时刻刻配在身边。
孙昭德拔出短剑,刺目的寒光从短剑中射出,刺痛了他的眼睛。
“噌——”短剑出鞘,声若龙吟。
短剑上錾刻着几个字,此时却被孙昭德掩住。
而在中军之处,苏定方望着舆图,眉梢上挑。
“大军今日出发,日暮之时就能抵达高昌城下,只需休整一夜,就能直接攻城……大王果然是早有筹谋!”苏定方叹道,时机如此巧合,真是难以言说。
“恐怕是如此。”马周点点头,他明白这一切都是大王的谋划,并非陛下远程指挥,毕竟燕然道行军送往长安的军报奏疏,都要经过自己的手。
望着舆图上的标记,马周忽然想起在长安的时候,便听说高昌在大唐和突厥之间首鼠两端,游移不定。
如今大王统军来战,似乎有当年班超纵横西域之风。
当初班超在西域,汉使与匈奴使齐至,班超乃率众杀匈奴使,迫使其国彻底倒向大汉。
而今吴王之举,与班超当年的举动,简直不谋而合。
“就是如此!”苏定方斩钉截铁的说道。
“大军行军路线,只有大王与吾等知晓,而要判断何日能抵达高昌,也只有大王能做到……难怪大王这些时日一直在军帐中不出来,原来是在思索如何攻打高昌啊!”苏定方叹服道。
“可是……若是如此,为何大王不直接破釜沉舟,还要暗中命人烧毁辎重?”苏定方不解的问,有项王当年破釜沉舟之先例在,大王有样学样便是,何必如此麻烦。
“汝不懂,这些军粮都是朝廷转运而来,每一口粟米,都是百姓之贡赋,若是大王烧毁,岂不是会遭到非议?”马周微微一笑,为了保全声明,看来大王在长安呆了数年,没有白呆呀。
苏定方连连点头,似乎是听懂了。
大军已然启程,天空放晴,战马饱餐一顿,把混合着小麦的草料吃下,这是他们最后的一顿早餐。
而大军的士气,显得颇为高昂,甚至有些悲壮。
哀兵必胜。
没有补给,距离中原数千里。
燕然道行军俨然到了上下用命的时候,大军上下行军之时,寂静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