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李恪的想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舆图之上,正是南起黄河,北至漠北的北地舆图,在舆图之上,三座格外标注城池,尤为引人注目。
在城池边,贴心的标注着城池的名字。
长安、洛阳、晋阳。
大唐的东西二都和起家之地,北地重镇。
许多面旗帜用针插在舆图上,随时摘取。
而旗帜最为密布之处,乃是河东塞外一线,在朔州马邑一线,北面是薛延陀南下的大军,南面是并州大都督府所统领的兵马。
由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世勣统率,沿着此线东西分开,正是大唐北地边防布置。
东端营州都督府,张俭统之。
西端灵州都督府,吴王统之。
而这道防线,则与舆图上三座重镇紧密相连,朔州云州一线,经由雁门连接晋阳,灵州凉州一线,经由关陇驿道连接长安,而营州蓟州一线,则依靠运河沟通洛阳。
经过一个多月的布置,大唐在北地经营已然铁桶一般,薛延陀若是没有当年匈奴的兵威,连长城一线都突破不了。
但是,这样的布置在李世民以及此刻御前军议的文武重臣看来,都是无可奈何的权宜之计。
动员整个北地三百万人,运送补给军粮,军械药材,沿途损耗便是天文数字。
河东一线,全是山地。
尤其是自晋阳向北,一路山山路崎岖,甚至只能容许两辆车并排同行。
雁门关天险,不仅阻碍着北贼南下,更是阻碍了向草原运送补给的步伐。
大规模征发民夫,消耗的民力难以计量。
前隋肆意妄为,消耗民力,以至于百姓不堪其扰,纷纷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