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王,您的军功好像有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咳咳……本官是崔促,王府录事参军,充云中道行军司马,掌录功事,奉大王命,录诸军将士所欲勋赏。”
“本官先问,若有本官未曾问道,将士仍所欲者,尽可直言,无需顾忌。”
“遵行军司马令!”将士们像是演练过似的,对崔促抱拳喊道。
别看李恪是光杆司令,但印信在手,封几个官毫无问题。
记录询问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尤其是面对上千人,更是身心俱疲,但崔促一点没有抱怨的意思,对这一切甘之如饴。
一直忙碌到傍晚,炊烟升起,四十个队的数据统统汇聚出来。
“想要勋田的有八百六十四人,其中六百七十九人是六州折冲府出身,余者是亲事帐内出身,想要录功报勋的有八百一十一人,其中七百三十五人是亲事帐内出身,此外还有想要财货一百一十六人……”
听着崔促汇报情况,李恪当即递给他一只羊腿。
“谢大王。”
羊腿油汪汪的,还很烫手,但崔促一拿到羊腿就忍不住吃起来。
饥肠辘辘早已难耐,从早上忙到黄昏,诸军可以轮替歇息,崔促却只能一个人做完所有事,难道请大王来顶替吗?
“勋田关内确实不少,六州境内更是充足,以勋田酬功是朝廷旧制,大王奏疏请功,有司无不允之理,可是勋官……贞观以来,勋官愈发难授,此番功勋恐怕不够授勋的,就连勋田分到每人头上,也不过几亩而已。”
“老弱妇孺朝廷向来不算做功勋,而且以三千骑夜袭两千突厥部众只能算作下阵,下阵上获,赏赐本就不多,大王若是请赏,不如多攒些功勋,就不怕尚书省的官吏找茬了。”
卫文斌耐心的解释,李恪也耐心的听,原来打仗录功还有这么复杂的规则啊……也难怪,毕竟中国人从几千年前就开始打仗,总结实践无数次才得到现在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