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忧心忡忡的李世绩
深夜。
“长史,朔州点燃烽火了!”
并州大都督府中,长史李世绩刚刚睡下,亲卫接到警示,直接叫醒了他。
“朔州?”李世绩皱着眉,端起杯盏道:“给我打一盆冷水,把他们叫起来,打仗了!”
李世绩口中的“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并州左近各支军队的长官,例如州兵、折冲府、还有一些元从军,以及从并州大都督府下辖其他州县抽调的兵力,总计不到两万人。
身为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世绩可没有权力整编这么多军队,只能将就着用,虽然战力参差不齐,兵员各不相同,但基本都是本乡本土的子弟,保家守土不惜性命,河东道自古就是北戎入侵的前线,雁门关就在代州,与朔州毗邻。
换句话说,朔州就是雁门关前的广场,朔州告急,敌人大可强攻雁门关,直取晋阳,然后走一遍李家父子当年袭取长安的老路,沿着河东谷道南下,在龙门渡河,绕过层层防御,兵临观众。
甚至薛延陀可汗野心偌大,可以取河东为家,出井陉,取河北,黄河以北的土地,尽皆不保。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李世绩刚刚用凉水洗了把脸,扛着黑眼圈的军将们便走了进来。
“末将等见过长史。”
“朔州有警,骆交你率折冲越骑三千,立刻去朔州。”
“唐弘业!”
“在。”
唐弘业抱拳听命。
“带都督府的兵去雁门,务必守二十天。”
十天,足够关内的兵马日夜兼程赶到并州,也足够李世绩做好决战的准备。
看着地图上朔州的位置,李世绩脸色愈发凝重,朔州的位置极为关键,沿着朔州南下,大河沿途尽是些内郡州县,承平日久,城池也是许久没有修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聚拢兵马,一旦薛延陀抢占所有的渡口,关内的援军就只能绕一个大圈,费时费力还会延期,后勤更是难题。
“末将遵命。”
“云州的军队能不能撤下来一部分,这几日都没有接到云州的报警。”
“不行。”李世绩摇了摇头,指了指草原道:“薛延陀攻打朔州的军队谁知道是主力还是偏师,如果撤下云州的兵马,难保薛延陀会从云州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