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胜州长史的惊愕,薛延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朱尧也反应过来,脸色一白,想到自己险些酿成大祸,更是心惊胆战。
“额……”李恪皱眉思索,枪杆子里出政权,确实不能劳军啊。
“这样吧!”李恪想了想喊道:“崔促!”
“臣在。”
崔促神采奕奕的上前,一件明光甲穿在身上,威武不凡,落日余晖中,一片片锃明瓦亮的甲叶反射出耀目的光芒,行走上前,甲叶铿锵碰撞,隐隐肃杀之声,比起那个差点摔倒的亲事府典军,崔促更想个将军。
“你去通报一下,让烽墩的战士不要担忧,再拿几只活羊,几坛好酒,悄悄放在烽墩边上,不要让人看到。”
“遵命!”
崔促躬身领命,心说,第一次身受大任,定要做的体面完备,使得吴王记住自己。
“大王宽仁。”卫文斌颇为触动,拱手言道。
“将士苦,孤做不了什么,只能尽些绵薄之力罢了。”
李恪缓缓摇头,他比卫文斌更清楚戍边有多么苦,如果说在现代,戍边是苦还只是地理环境险恶,交通不便,孤独。
那么在贞观十一年,戍边还要遭遇饱暖之厄!
不提汉初天下凋敝,长城一线将士之苦。
只是如今,自河西、朔方、云中、幽燕、辽西一线,广袤的北部边疆,零星散落早一座座堡垒、烽墩、驿站的将士,时常会因为交通不顺畅,而饥一顿饱一顿。
即便吃饱,能够吃饱的也不过是粟米主粮而已,一年到头又能吃几次肉呢?
卫文斌默默退下,在心里他隐隐感觉,来过塞上,怜悯将士的吴王,更适合做这个天下的主宰。
随着崔促准备完毕,天色渐渐黑透,烽火台的烽烟也转变为烈火。
白日举烟,夜中举火。
崔促率领五十人队骑马来到距离烽火台五十步的石碑处停下,此时烽火台上的将士引弓张弩,敲击战鼓,年纪最小的戍卒举着火把,时刻准备引燃烽燧报警。
“来者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