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始 1月20日2022年凌晨
当一个人禁止你做某件事情时,就有一种别人在替你做选择,将某种选择强加于你自己身上的感觉。人感觉自己的自主权受到了威胁,人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当人觉得自己的自主权受到侵犯,就会容易表现出负面情绪,比如生气、反抗。
根据阿登屋的实验表明,拥有自主选择权的人,心理上明显表现比较积极。而失去控制权的人,尽管很多时候都是为他们好,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满意。
结果同样表明当一个人被禁止做某些事情的时候,通常代表他感觉自主权受到了侵犯,人们为了打破受限带来的焦虑与不舒服就会以相反的行为去对待。
之前破案顺风顺水,哪怕知道我并不是凭真材实料,哪怕知道这所得到的结果恐怕有疑点,我还是忍不住被身边的追捧搞得有些飘飘然了。
此时告诉我,这件事情别处理,无疑是对我实力的质疑,而像我这种内心本就知道自己实力不够,自卑又自负的人……会做出什么选择很难猜吗?
这就是禁果效应的原理。
我有理由怀疑他在反过来利用禁果效应。假装禁止或隐藏某样事情,诱导我产生这种禁果效应。实际上,他假装隐藏的事情,正好是他所想要我做的事。
不过,就算这是他的本意,我也没有办法站出来指责他。毕竟他可是以好朋友的名义好好地提醒了我,别多管闲事。
当然,以上都是我的猜测,不过由此看来,这件事的水挺深的。
明智的选择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是……爆炸只是开始,组织要有大动作。
一个由极端人员组成的组织要有大动作……这个大动作会是什么?
于公于私我都没办法坐视不管。
见我没在开口,Navi转变了话题。“我有个事想请你帮忙。”
“不知道,不愿意,不想听。”刚敲打了我一番,怎么快当什么都没发生……我没那么好脾气。
“如果是我的朋友的话,不管那个人做了什么,在绝对的铁证石锤出来之前,我都会相信那个人。这是对友人最基本的尊重,同样也是对自己的信任,信任自己看人的眼光。懂?”Navi撑着下巴,脸上带着笑,目不转睛的盯着我。
我知道他所指为何,闭上眼睛,拒绝交流。
估计是计划事项都完成了,Navi拍拍袖子起身离开。
临别前,他说:“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吗?如果觉得是,那就不要声张,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低调做人。此事结束后,你也能如你自己所愿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