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求助
魏老夫人先是在心中想了一会儿,最后还是不太放心:“你确定那人可靠?”
“小婿已经多番打听,此人定值得芷儿托付终身。”
“既然这样,你寻个日子,将他找来我也瞧瞧吧。”
当天晚上,因为魏老夫人的到来,平日冷清清的饭厅,难得热闹了些。
韩芷:“外祖母,用完晚膳你陪我去钟鼓楼赏夜景如何,这些年我一直想去,可爹爹总是忙于政事,根本没有功夫陪我去。”
魏老夫人笑着添了一筷子菜到她碗中:“好好好,只要是你想去的地方,外祖母都陪你去。”
坐在对面的韩长忠闻言,急忙开口:“夜里风凉,那钟鼓楼上寒风更是刺骨,母亲如何能去?”
“你住嘴!也不知你这个父亲是怎么当,就这么一个女儿,年节想去钟鼓楼赏夜景也不陪,还想阻拦我陪她去。”
韩芷没忍住帮腔:“就是!爹爹一点都不疼我。”
“胡说,我不疼你,谁疼你?”
韩芷连忙抱着一旁魏老夫人的手臂:“自然是外祖母最疼我了,若是外祖母能在京中多陪我待一段时间,我就更高兴了。”
魏老夫人被她逗得哈哈大笑:“好!外祖母就在京中多陪芷儿一些时间,也叫芷儿平日有个伴。”
众人吃完饭,外面暮色刚落,这个时辰赶去钟鼓楼赏景时间正好。
魏老夫人这边正命人去备马车,铁了心要陪韩芷去赏夜景,韩长忠几番劝说未果,只得也跟着一同前去。
“外祖母,这是我早前去裳彩阁命人赶制的大氅,配你今儿这身衣裳正合适。”
瞧着韩芷手中抱着的大氅,魏老夫人心中欢喜,嘴上却没忍住嗔怪道:
“外祖母都老了,从荆州带来的几件大氅也够用,你何必花这些冤枉银子。”
韩芷笑着替她披好大氅:“不冤枉,只要是给至亲之人花的银子都不算冤枉。”
韩府这边一群人热热闹闹的赶去钟鼓楼,躲在暗处监视的影子,也收了任务起身跃入夜色里。
城郊西巷孤月坊,刘全坐在灯烛前正在整理密折,抬眸望见窗外出现的影子,沉声:“进来吧。”
身穿黑衣,头戴虎狼面具的男子进屋,没等刘全开口,就恭敬的将袖中写满字的折子打开搁到刘全面前。
“去了钟鼓楼?”
刘全粗略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冷笑:“大祸临头了,也亏得他们还有这个心思。”
男子垂头无言,静等刘全将手中最后一封密折整理完,才询问道:“可还需要属下派人继续监视?”
“不必了,韩长忠这人最是死心眼,只怕这个时候也只当皇上,是为晨曦公主的事在生他的气,如何会生出谋逆之心。”
“属下瞧着荆州来的魏老夫人不是善茬。”
刘全抬眸看了一眼他折子上写有的对话,眼中杀意骤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君要臣死,臣便不得不死,不过是一些入不得眼的跳梁小丑,也配议论皇上的旨意?”
“九千岁可是要将这折子呈给皇上?”
刘全抬手拿起那折子,目光落到魏老夫人那句燕王之子返京上:“这样的东西如何能污了皇上的圣眼,咱家亲自去给皇上口诉便是。”
除夕之夜,长街明灯四起,鞭炮声惊耳。城中百姓暂且忘却愁苦,扬头瞧着冲上夜色里的花炮光点,四处皆是笑声,四处皆是喜乐。
韩府马车很快来到钟鼓楼前,现在时间还早,楼上远眺看夜景的人不算多,韩芷很快就寻到了一个好地方。
“外祖母,你们快过来这儿。”
魏老夫人脚程慢,见她急吼吼的跑去抢到了位置,忍不住又是一阵笑。
“早前我还瞧着说芷儿长大了,如今看来也如当年一样,还是个孩子心性。”
韩长忠顺着她的应了一句,魏老夫人嫌他死板无趣,索性拉着秋儿问韩芷往日的趣事,不再理他。
钟鼓楼里,一身黑衣的越岂隐在窗户边,瞧着下方站在城墙边喜笑颜开的韩芷,嗓音落寞:
“她同旁人在一起时总这么开心,同本侯在一起时,却处处戒备算计,看来本侯当真惹得她厌恶。”
大过年的,许劲川本来同几位将领约好了喝酒,却突然被他抓到这里吹寒风,赏夜景,心中正是郁闷。闻言顿时没好气的道:
“韩大人被停职查办,韩姑娘心中正是忧愁,侯爷却非要在这个时候找她,还故意说话隔应人,她不生气才怪。”
“本侯说话隔应人?”
许劲川小心翼翼的看了他一眼,见他不像是生气,这才壮着胆子开口:
“当年之事,说到底韩姑娘也是受害者,如今侯爷却不分青红皂白的,将所有罪责都推到她身上。还一个劲的说她救你,是因为对你有所图谋,这话搁谁身上,谁都得生气。”
越岂被他说得心头一动:“所以你的意思是,韩芷并不讨厌本侯,只是因为本侯态度恶劣,这才不愿意同本侯待在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