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第380集
听到许棣这么问,那位老人家眼里的泪先滚了出来,哽咽着道:“我也不知道,那天,好几十个人,就那么杀到了岸上,我们村子里的青壮想要和他们搏一搏,可是他们各个武艺高强,村长看情形不好,就带着我们往县城跑,指望县太爷能派县里的差老爷来抵挡一二,谁知道,我们跑到了县城跟下,城门却关得严严实实,非但不出兵,还不让我们进去,好些人就是在城门下被那些倭人给杀了的。”
说到伤心处,老人家哭了出来,许棣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更恨自己那个前任李大人,明明是父母官,是来保护这个县里的老百姓的,遇到灾难的时候却将来百姓拒之门外,放任这里生灵涂炭。
老人家擦了擦眼泪,说道:“那些倭人杀红了眼,他们走的时候,我们村子里就只剩下几个人,加上我一个土埋半截身子的老婆子,也才只有四个大人,唉,当初如果我们不往县城跑,兴许还能多活下来几个人。”
许棣心里很不好受,“老人家,那你往后有什么打算?”
老人家叹了口气:“事到如今,死了的埋在地下一了百了,可还有这活着的要继续活下去,小孙女已经六岁了,她爹娘还有哥哥都被杀了,我就想着,等我身子骨利索些,带着她去城理,找户人家让她去当个丫鬟,只要给她一口吃的,能让她有个活命的奔头就行了。”
许棣心里难受得紧:“老人家,我听说原来的李县令已经被捉拿进京,后面来的县太爷一定会好好安置你们的。”
老人家却面露悲伤,甚至还带着一丝绝望,“我们就是小老百姓,谁做县令我们也不管,只要不是那草间人民的昏官就行,我们这些渔民,一年到头靠着打鱼也来不了几个钱,将将够糊口的,现在村子里的青壮都没剩下几个,村子能不能保得住都不知道,唉我们老百姓的命,可真是不值钱。”
许棣赶紧保证道:“老人家,您别这样说,我保证,日子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老人家没有做声,旁边的小姑娘已经带着许棣的一个随从把后院挂在绳上晾着的咸鱼都拿了下来,都是一些极普通的海鱼,晒干了之后挂在屋檐吓晾着,有些人就喜欢买了这样的海鱼干回去,清洗干净泡好了之后,炖了吃。
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许棣,许棣见了,笑了笑,问小姑娘:“这咸鱼多少钱一条?”
小姑娘想了想,怯生生地问道:“一文钱可以吗?这鱼都是我哥哥从海里打回来的,我们家的鱼很肥的。”
许棣听了,给了随从一个眼色,随从从腰间的荷包里面掏出十文钱,说道:“这十条鱼我们都要了。”
小姑娘见了那十个铜板,高兴的笑了,嘴角浮现出两个小小的梨涡。
渔村距离县城其实很近,毕竟蓬莱县城就在海边,沿着海边往这边走,骑马一刻钟就能能到。,李县令要是及时派兵过来,村子里的人不至于被倭人大肆屠杀。
许棣吩咐人去外面砍了一些干柴,往屋子里的大锅添了水,烧了水之后,很快房间里就暖和了起来,那老人家看许棣带着人忙活,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老婆子身体不好,起不来,还请客人担待一二,家里也实在没什么茶叶了,不能好生招待你们。”
许棣连声说着不用客气,很快,去县城请大夫的随从就回来了。
不光是白苏过来了,就连陈兆慈也骑着马背着药箱来了。
许棣看到陈兆慈,惊讶的道:“娘,您怎么过来了?”
陈兆慈脚步都没停,一边走一边说:“我听说这边有病人,我是大夫,自然是哪里有病患我就往哪里走。”
老妇人看到陈兆慈时,挣扎着要坐起来,陈兆慈赶紧拦着,“老嫂子,您别动,我帮您看看。”
看陈兆慈切脉的样子,那老妇人惊讶的说:“这位夫人还是大夫吗?”
陈兆慈点了点头:“是,我是大夫,老嫂子,我祖上可是出过御医的,家传的医术,你放心就是。”
老夫人连忙解释:“夫人,我不是不放心您的医术,而是...我们家没钱。”
陈兆慈听了,宽慰道:“这病可得抓紧时间治,没钱不要紧,我不会问你要钱的。”
老妇人更加疑惑:“夫人,咱们素不相识,我怎么能让您白白的来给我诊病呢?”
陈兆慈看到站在一边的许棣:“我都听他的安排,他怎么说我就怎么做,老嫂子,您呀,就是受了些风寒,我给你开几副药,你吃了保管就能好了。”
老妇人听了,叹了口气,道:“我一个老婆子,孩子们都没了,就剩下这一个小孙女,要不是为了她,我真就随他们去了。”
陈兆慈听了老妇人的话,劝道:“您也别这么想,您的孙女才这么大,没有亲人在身边哪里能活得下去?不为了比的,就为了孩子,您也得好好的吃药,把身体养好。”
老妇人听了陈兆慈的劝,压在心头的悲伤突然之间就涌了上来,就这么躺在炕上,捂着眼睛,呜呜的哭了起来。
那哭声带着绝望,让站在一边的人听了心里都不好受,小丫头更是走到炕前,拉着自己祖母的手,陪着一起无声的落泪。
陈兆慈看老妇人哭的难过,跟着擦了擦眼泪,看她哭的差不多了,说道:“人活着不容易,还是得往前看才是啊,您这么痛痛快快的哭一场,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老嫂子,您放心,县里新来的县令大人,不能眼看着大家过不下去的。”
说话时,外面也来了一些人,就是村里仅存的那几个人,看起来神情麻木,听到房间里老妇人的哭声,有些眼圈也跟着红了,有些直接就蹲在地上抹眼泪。
许棣看了看衣衫褴褛的几人,心里难过的厉害,问道:“咱们村的村长呢?”
有个五十来岁年纪的男子站起来,说道:“村长是我的兄弟,他没了,我叫王二福,这几天在村里照顾大家。”
许棣点点头,问王二福:“这附近另外两个村子的人是什么情况?大家家里的粮食还有柴火都够不够用?”
王二福有些疑惑的看着许棣,不过还是回答了他的问题:“这三个村子,原来就属我们村子的人过的好一些,这些那些倭人就是从我们村子上的岸,我们村子里的人被倭人追着去了县城那边,倭人也跟着我们追到了那里,另外两个村子是倭人回来的时候去洗劫的,死的人比我们村子少,不过重伤的人不少。”
许棣听了,对一个随从道:“你带着白苏跟白蜜,去那两个村子看看,如果条件实在太差,就让他们把人送到县衙去。”
看着那随从带着白苏和白蜜走了,许棣对另外一个随从道:“你回去,让袁县丞跟佟主簿把县衙收拾出来,暂时作为这三个村子受伤生病的人休养的场所,再就是让县衙的厨房赶紧去外面采买一些粮食还有柴火。”
看到两个随从接了命令飞马就走,王二福脸上闪过惊疑,问许棣:“敢问这位客人,您是什么人?”
许棣叹了口气,也不再隐瞒:“我是新来的县令,圣上因为倭人上岸的事,把登州的知州还有登州府下辖四个县的县令都捉拿进京,重新委派了知州跟县令过来帮着大家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