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中国队本来就很强呀
“嗯,欧哥,禹哥,铁子,小议,咱们年底见!”小罗同样挥挥手和众人道别。
......
8月4日一早,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国家队夺冠的消息。
无论是报纸上,网上,电脑上,还是大街小巷的广播里,每个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都在反反复复地复述着这场比赛的胜利。
各大媒体加班加点,在比赛结束后立刻刊印了一期早报,卖给出来遛弯的球迷。
这是国足历史上第一座世界级的冠军!
无论是亚洲杯,还是世青赛夺冠,让球迷总是觉得差那么一点。
但现在,这座联合会杯,对手可都是各大洲的洲际冠军。
中国队能在如此“分量级”的八支球队中脱颖而出,让球迷们欣喜若狂。
没有人在意这次夺冠对手中没有意大利、法国这样的强队,也没有人在意决赛对手巴西队仅仅是一支青年军。
大家伙只知道一件事,中国队战胜了巴西,取得了联合会杯的冠军!
4比2!
出版社在封面上用最大号的字体印下比分,比分下方是一张中国队的全家福。
杨辰、李金禹、曲圣青、张玉狞、孙技海、李鉄、欧楚良这些中国新一代球员的佼佼者,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证明了自己已经可以抗住中国足球这杆担子。
无论是足协、媒体还是球迷,在看到这样一批国家队成员时,心中升起无限的宽慰。
中国足球果真站起来了啊!
连强大的巴西队都能战胜,再看家门口这几支球队,它们还有什么可怕?
......
中国队获得联合会杯的消息随着各大媒体传遍了全球,球迷们在惊讶中国队竟然可以爆冷击败巴西之余,也对4比2这个比分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踢球者》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巴西4比0德国,中国4比2巴西,是不是说明中国可以8比2德国?如果不是8比2的话,又或者是6比0?”
这样的对比定然不能让球迷们信服,但德国队惨败巴西是事实,巴西又在决赛中输给中国队也是事实。
球迷们不禁开始怀疑起来。
中国队是否真的是一支二流球队?
不少欧洲媒体在报导到中国队时,都会习惯性加上对欧楚良等人的报导。
例如《世界体育报》的报导中,对每一名应召归队的中国留洋队员都进行了点名。
“...拥有这么多在欧洲一级联赛踢球的主力队员,这支中国队可以说已经是半个欧洲队...”
“...中国队的胜利,在于他们学习了欧洲足球的先进理念,并且推陈出新...”
“...尤其是为AC米兰守门的中国欧,他的守门技术堪称是世界级别...”
“...在拥有这么多优秀球员的情况下,中国队能够以4比2战胜巴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经过媒体们的分析,球迷们终于点点头,明白了这其中的“关键”。
中国队有旅欧球员!
中国队有大量旅欧球员!
中国队有大量旅欧球员的同时,还有一个特别厉害的旅欧球员!
那是不是说明中国队的水平已经追上了欧洲前列?
那是不是说明中国队已经可以和欧洲强队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