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回家(2)
“可是战争不是已经结束了吗?”
战争从夷国人悄无声息的潜入到轰轰烈烈的结束,夷国不仅要赔付大成这多年的打仗花出去的银子,派了首相来大成面见皇帝签了投降书,还往西倒退五十里,远离两国界限。
而结束这场战争的人,此刻就抱着她。
谢阳又敲起腿来,他中毒已经好几个月了,所中的毒寻遍了宫里的太医和江湖的大夫,都说从未见过,姜太医虽然医术精湛,但治病需要对症下药,他也不敢胡乱用药,只能用温和的方子使他的腿不至于萎缩,彻底废掉。
宁桃桃看过去,虽然天天药浴天天按摩,但是谢阳的双腿始终没有感觉,日渐瘦消,与他日日训练的上肢完全没有可比性,想到他的腿,是在返京途中遭人暗算中的毒,她往前俯身,摸着这锦锣绸缎下毫无声息的躯干,“这毒,也是他们下的?”
谢阳天神下凡,把夷国打的溃不成军,夷人投降时,诚意十足,来的还是他们仅次于天皇的首相,几百箱的赔礼从殿内排到了西门,圣上龙心大悦,急宣谢阳返京领赏,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遭了暗算,从此轮椅不离身,无法再策马奔腾一展少年风姿。
谢阳不语,只是静静的抱着她,她心里一阵风起云涌,终于在颠簸中睡了过去。
再醒来,已经到了将军府,她撑着起来,俱是熟悉的场景,是她的卧房。
“夫人,你醒啦!”
守在一旁的丫鬟出了声,宁桃桃看向窗外,窗户紧闭,已经黑了天。
“夫君呢?”
“少爷送了你回来,就去了宫里,还没回来呢,约有一个半时辰了。”
宁桃桃习惯了如意在身旁伺候,身边没有多少人,先下如意还在妙语堂陪着两位妹妹,见这丫鬟脸熟,在院子里也常常见到,多是做一些扫地擦桌的粗活,似乎是叫春桃,自然没有如意称她的心,好歹还是懂事,知她未尽粮米,早就在小厨房煮了粥煨着等她醒来。
正有一下没一下的喝着粥,柳姨娘拖着裙摆施施然来了,宁桃桃在春桃的伺候下漱了口,想到那不知跑到哪里的谢灵儿,面对柳姨娘,心里竟然有些歉意。
虽说她不喜谢灵儿,但作为长嫂,这一行她是有些欠缺了。
“我本来是在花园乘凉,见到少夫人院里的人,才知道少夫人醒了,就来看看。”
将军府的伙食极好,连下人也养的有油水,而柳姨娘却始终保持着颐柳身材,看着柔弱,小小的脸显得眼睛大,让人忍不住怜惜。
“姨娘的心意领了。”宁桃桃淡淡的回应,她自然知道柳姨娘心里想什么,他们回来的突然,又只有两人,柳姨娘看不见自己的女儿,自然心里疑惑,才忍不住来问她,因着那点歉意,宁桃桃倒是直接说明:“夫君有公务,我们就先回来了。四妹那里有人守着,明日就回来了。”
柳姨娘放下了心,也不追问,温柔的笑着:“灵儿顽劣,从小被宠坏了,给夫人添麻烦了。”
“若无其他事,姨娘先退下吧。”宁桃桃心里挂念二弟,没有心思和柳姨娘说场面话,见也没有要紧事,便开始赶人。
柳姨娘向来识趣,一听这话,自觉的站起身来,微微向下礼了礼身子道别:“那我先走了,少夫人好好歇息。”
谢阳迟迟未归,她心里慌,便在院子里等着,刚巧见到王兴带着孙华回来,小孩一见到她,就往她身后找,没找到人还有些失落。
“少夫人,怎么这么早回来了呀?”
奇怪,按道理不是应该明天晚上才回来吗?
孙华穿着新衣,王兴刚知道时,还吃味,他在谢阳身边待这么久,都没穿过这么好的料子,这小子才来几天,就穿上了,真是让人羡慕嫉妒!
“嗯,”宁桃桃淡淡的回应,招手让王兴过来,递给他一封信,和她的玉佩,上面写了三妹宁依和二弟宁源的事情,让他即刻去侯王府亲手交给她母亲。孙华这几天由王兴负责看管,王兴去哪他就去哪,宁桃桃见他还依依不舍的不愿走,只好道:“将军去宫里了,等你回来就能见到了。”
听了这话,孙华才乖乖的跟着王兴走了,很快就带着侯王夫人的回信来了。
信上说,原来娘早就知道三妹每月都会去茶楼与一男子见面,因那男子家世清白,为人老实,又有文采,其兄又是新科状元,这才没阻拦,只是派人在暗中偷偷盯着,防止他们做什么逾越的事。还说,父亲也因为这件事被叫进了宫里,还未回来,她有些担心,想寻个日子去上上香,求个心安。
看完信,宁桃桃折好放在盒子里,路上睡了一觉,一点也不困,就坐在秋千上,思绪万千,有一下没一下的荡着。
夜已经深了,王兴偷偷打了几个哈欠,主子没睡,他哪有道理去睡,只好强撑着,反倒是孙华第一个发现谢阳回来。
“将军!”
宁桃桃听到熟悉的轮子声,抬起头,熟悉的人披着月光踏进来,解开了身上的披肩盖在她身上,“怎么不在房里待着,来吹这冷风?”
“我等你。”
谢阳低头笑,握着她被吹的冰凉的小手进屋,孙华还坐在门口眼巴巴的看着他,小小的一个,又是阴影处,谢阳这才发现他,有些头疼:“不用守着了,下去睡吧。”
孙华还想说什么,王兴早就撑不住了拉着他就跑,不给他一点机会。
等到只有他们两人,谢阳这才开口。
原来,二弟他们根本就没有走到山清、开宝、白义三城,而是到了半路就被连人带粮食一起劫持到了三城的交界处的一座山头上,那情况复杂,地势又险峻,不归任何一城管,是个三无之地,是以三城知府眼巴巴等了几月都没等到钦差和粮草。
现在黑风山情况不明,公仪乾待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只怕早就打草惊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