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电影

字:
关灯 护眼
八哥电影 > 大唐: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 第45章 狄仁杰来京

第45章 狄仁杰来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现任吏部尚书辞官告老还乡。 在长安城掀起不小的轰动。 毕竟。 他在位置上多年。 各地大小官员,都与他打过交道。 甚至不少人都要称呼一声“老师”。 他离开长安城的这天,不少官员前来送行。 一些感性的官员,甚至激动流涕。 那时车马慢。 一别便是一生。 一别,再无见面的可能。 老吏部尚书是从东城门离开的。 出城门的时候。 一辆马车缓缓驶入长安城中。 看到浩浩荡荡的车队出来,便知道这定然是长安城的大人物。 那马车从并州来。 一个十来岁的男孩疑惑的问道,“父亲,这该不会是皇帝陛下吧,出行竟然这么有排场。” 一个中年男子赶紧上前来,堵住男孩的嘴,“为父是怎么教你的,到了长安城,不知道的事情就不要乱说,祸从口出的道理,你不懂吗?” 男孩有些不解,“父亲,您都被辟征为大理寺卿了,咱们还有什么好怕的呀?” 这一些人,正是从并州而来的狄仁杰。 原本在并州都督府做个法曹,还是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推举的。 狄仁杰也知道。 如果自己要走到大唐政治中心,就需要一步步来。 可他怎么也想不到。 自己的名字,竟然被皇帝知晓。 直接征为大理寺卿。 若换做别人。 此时,早就昭告天下,到处宣扬了。 可狄仁杰却忧心忡忡。 为啥? 没道理啊。 一个法曹,到大理寺卿,这其间跳了多少级? 现在,整个大唐,也没多少人知道自己是谁吧。 甚至可以说。 自己孤身来长安任职,稍有不慎,随便一个大佬抬抬手指,就能拍死自己啊! 所以。 谨慎才是自己报名最好的底牌。 狄仁杰压低了声音,“孩子,你不想害得我们家破人亡,就听为父的,大理寺卿这个位置,不好做。” “为父是想让你们有个更好的前程,才将你们带来了长安,但若你们因为为父的官职,而露出高人一等的想法,为父会直接将你们送回老家去!” “都下车来,低头,等前方马车离开!” 狄仁杰并不知道,从长安城出来的人究竟是谁。 但察言观色。 狄仁杰发现,马车上的老者笑容可掬,一身轻松。 而追随马车来送行的人,也都举止得当,透露着不凡的气度。 这中人,即便不是官场中的人,也绝对是儒雅大能。 终于。 这些人都离去了。 狄仁杰才进城。 同时稍微打听就知晓。 刚刚离开的人,是告老还乡的吏部尚书。 狄仁杰感叹一句,“宦海浮沉,有人进来,就有人离去,也不知我狄仁杰,究竟能走到哪一步。” 进城。 见家眷妻儿安置在驿站中。 随即狄仁杰去递呈书。 毕竟是皇帝亲自征召,自己到了长安,第一件事,自然是要入宫面圣。 这才符合规矩。 在临近中午的时候。 回复来了。 要狄仁杰换好朝服,立即入宫面圣。 狄仁杰不敢怠慢,其实他早就准备好了。 面圣的规矩,他了然于心。 立即跟着来接引自己的内侍官,进了大明宫。 …… 李治正盘算着。 吏部尚书这职位,究竟谁来担任比较合适。 下面就有人来报信,说狄仁杰到了。 听到这消息。 李治还呆了几秒钟。 经过天花疫情,李治差点把这事儿给忘了。 “快快快,请怀英来。” 吏部尚书的位置,先留着。 最坏的打算,让许敬宗那老东西上位。 正寻思着。 狄仁杰来了。 第一次进大明宫的狄仁杰,没有一点怯场。 不愧是名垂青史的人。 狄仁杰拜首,“臣,狄怀英,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李治对狄仁杰还是十分熟悉的。 穿越之前,自己可是看着狄仁杰的电视剧长大。 所以,看见狄仁杰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快快起来,怀英啊,这一路上辛苦了吧?” “快快,赐座,赐座!” “快快,赐茶,赐茶!” “对了,你是一个人来的吗?元芳来了没有?” 狄仁杰,“!!!” 高宗李治的一番言语,直接将狄仁杰整不会了。 这可是面圣啊。 皇帝陛下都这么亲切的吗? 狄仁杰尬笑,“陛下,元芳——是一个人吗?” 李治这才反应过来。 电视剧里有李元芳这么一号人。 可是现实大唐,确实没有的。 “不说这个了。”李治直接跳过这个话题,“怀英,朕征你入长安,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你挑起大理寺的担子,还长安城一片安宁。” “这样吧,你也面圣完了,就直接去大理寺任职吧。” 狄仁杰,“!!!” 他再次无语。 面圣,是这么个流程吗? 来之前,自己可是多方打听,还花了好长时间做准备。 结果。 陛下就嘘寒问暖了几句。 就让自己走? 那—— 狄仁杰杵在原地发愣。 那我走? “等等!”李治忽然想到一件事,“怀英,你的能力,朕是知道的,可你初来长安,人生地不熟,想要做事,必定会有重重阻挠。” 得给狄仁杰一些承诺才是。 李治寻思着。 可是。 在唐朝,还没有尚方宝剑的说法。 不然。 直接给他一个尚方宝剑。 对了! 李治看着自己常用的配件,顺手拿了过来。 命令张顺送给狄仁杰。 没有尚方宝剑,但是皇帝赐剑这事儿,还是存在的。 李治开口道,“朕赐你此剑,可佩戴出入大明宫,行事可先斩后奏!” 狄仁杰是个人才。 而且人品也值得信任。 直接赐予宝剑,算是给了年轻狄仁杰的一个保证。 同时也昭告天下,狄仁杰我罩。 突如其来的赏赐,狄仁杰受宠若惊,感激涕零,“臣定不负陛下期望!定不允任何人,破坏大唐的安宁!” 接了剑。 狄仁杰毕恭毕敬的退出大明宫。 而李治忽然想到了什么。 “朕是不是该叮嘱一下,在武媚娘这件事上,要便宜行事啊。” “等会儿狄仁杰天不怕地不怕,直接把武媚娘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党羽给砍了,那岂不是白忙活了?” “罢了罢了,那边的事情,狄仁杰会自己处理。” 李治没有再去管狄仁杰那边。 而是用排除法,开始寻思着,武媚娘身边,有谁能够来接任吏部。 李治寻思着,“干脆,将人事任命的权利,直接丢给武媚娘得了。” 但最终,还是否决了。 万一武媚娘胆小,不敢下手怎么办? 这时。 另外一个人选浮现了出来:候善业。 原本武媚娘有举荐过,让候善业来做大理寺卿的。 而且。 候善业也是废王立武事件中,明确支持武媚娘的人。 算是武媚娘的心腹。 “对,就他了。” “先让密探做些铺垫,到时候别显得太过突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