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当面对质
突如起来的转变。 让袁公瑜有些把持不住。 怎么办? 怎么办? 许敬宗这老家伙,究竟是怎么个意思? 想不通。 那就试探一下高宗李治的态度。 “陛下,许大人这是愿望啊,下臣对朝廷素来忠心耿耿,对皇后也是清清白白。” “再说了, 皇后这些年来,为了大唐江山,也算是鞠躬尽瘁,坦坦荡荡,有些说法,未免也太过了。” “陛下,下臣请求明察!” 他说完之后。 整个大殿,再次陷入了沉寂。 此时,许敬宗、袁公瑜都内心惶惶。 不知道李治接下来会做出如何的判断。 李治清了清嗓子,“袁公瑜,朕手上的这份材料,是你制作的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其实。 听到袁公瑜的这番话,李治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就对了啊1 就应该这样,在现在的大唐,只要你向着武媚娘说话,就绝对不会有错。 袁公瑜从内侍的手上,接过那份举报的材料。 他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说道,“回禀陛下,这的确是下臣列举,臣以为,上官仪、李敬玄与梁王勾结,欲行不轨之事,证据确凿,当诛灭九族!”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 他的目的也十分明确,为武皇后扫清一切障碍。 如今的状况,容不得他多想。 已经选边站队,就没有回头路了。 现在袁公瑜也终于明白,许敬宗这老东西,果然将武皇后给卖了。 吃里扒外的东西。 李治和善的大笑,袁公瑜深得我心! 看来是自己弄错了方向,许敬宗令人失望了,应该好好重用袁公瑜才对。 “来——” 李治正想传旨。 忽然。 宫殿外有人高呼,“陛下,皇后娘娘来了!” 大殿的门口,被缓缓推开。 武媚娘缓缓走了进来。 还是那般风风火火,满脸带着愤怒。 武媚娘一进来,许敬宗的目光,就变得躲闪了起来。 武媚娘走到李治的身边,优雅的坐下,“陛下,昨儿个,您让妾身研究总结一下厌胜之术,而今天臣妾选中,来主持这项工作的道士郭行真,就被人给杀了,还请陛下主持公道。” 武媚娘的眸光看向许敬宗、袁公瑜。 以为他们两人是被李治留在皇宫中为难。 便直接开口为他们解围,“两位大人,你们若是没什么事情,就先退下吧!” 话刚落音。 大殿之外,又有侍卫的声音传来。 “上官仪、李敬玄求见陛下!” 这下李治可乐呵呵了。 真是没想到。 举报的人,和被举报的人,竟然全部都挤到一块儿来了。 李治悄悄瞥了眼武媚娘。 果不其然。 听到两人的名字,武媚娘脸都绿了。 而袁公瑜更是瑟瑟发抖,不怎么敢说话。 既然这样。 那就一次性 解决吧。 李治挥挥手,“宣!” 不一会儿。 上官仪、李敬玄也来了。 武媚娘率先开口,“上官大人,这个时间段,你应该在东宫辅助太子,若是太子有什么命令需要传达,而你又不在的话,当如何是好?” 上官仪也不再掩藏,直接回答道,“多谢娘娘关心,下臣出来之前,已经将所有工作,都做了交接。” 接着。 上官仪、李敬玄直接拜见李治,开口就直接举报,“陛下, 玄都观方外高人郭行真,长期往来于皇宫,跟皇后私交甚密,但不知处于什么原因,昨天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刺死,如今长安城中到处都在传,说是皇后害怕事情暴露,所以杀人灭口,微臣前来,就是希望皇后能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袁公瑜勃然大怒,“上官仪你什么意思,你这是在质疑皇后雇凶杀人吗?” 上官仪面不改色,“袁大人若是如此认为,那就是了。” 没错。 他们就是怀疑武媚娘雇凶杀人。 才直接奔赴皇宫的。 只是没想到,武媚娘竟然也在这边。 那正好,当面对质! “咳咳咳!” 李治干咳几声,示意所有人不要说话,“看来今天好多事情都聚到一块了,不要着急,一件一件来,上官仪、李敬玄,你们为何勾结梁王,欲行不轨之事?” 可快别说刺杀郭行真的事了。 那是朕干的! 虽然那臭道士长得好看,还天天跟武媚娘私下有往来? 戴绿帽这事儿,朕可受不了! 回到正题上。 武媚娘都没有想到,高宗竟然会直接提及此事。 倒是有些意外。 不过。 武媚娘肯定不会说,这是她指使的。 武媚娘直接沉目说道,“竟然还有这种事情?上官大人,李大人,你们如此做,可就令陛下伤心了!” 原本一句话,就能完美的敷衍过去。 至少在台面上,不会有人联想到,这是武媚娘指使袁公瑜干的。 虽然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 偏偏许敬宗着急表功,他头铁的问道,“娘娘,这事儿您给忘记了吗?不是您让老臣来跟陛下举报的吗?” 武媚娘,“……” 高宗李治,“……” 顿时,所有人都语塞。 李治更是勃然大怒,“许敬宗,闭嘴!朕没有问你,你就不要说话。” 许敬宗老实了。 而上官仪、李敬玄懵逼了。 何为不轨之事? 他们从内侍手中接过卷轴材料。 定眼一看。 两人都傻眼了,“陛下,这上面所列举,都是诬陷之词啊?” 上官仪都着急了,直接一条条的开始反驳。 “陛下请看,说微臣私造兵器,简直就是荒唐,京兆府可以作证,那些锻造的,全部都是农具啊!” “陛下您再看看第二条,说微臣与梁王李忠来往过甚,可这都是奉太子之名,太子虽然年幼,可是心怀仁慈,担心兄长梁王会有个三长两短,所以派下臣去慰问,这件事太子可以作证啊。” “还有这个,说下臣与剑南道接往来密切,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还有这个,这个这——” 上官仪、李敬玄一条条的开始反驳。 而且有理有据。 连武媚娘听得,脸色都冰冷至极,心中在想:这个没用的东西,就这也叫证据? 因为在场的人很多。 李治也没有办法,做出完全偏袒的判断。 所以。 根据上官仪所说的,一一找人核实。 京兆府证明,上官仪说的没错,他们的确是制造农具。 太子李弘证明,他的确派上官仪,没事的时候,多去梁王那边走动走动。 一一核实之后。 李治都无语了:袁公瑜这没用的东西,就这样为武媚娘办事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