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电影

字:
关灯 护眼
八哥电影 > 大唐: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 第12章 拉废太子下水

第12章 拉废太子下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厌胜之术! 这四个字的重量。 上官仪知道。 当年高宗皇帝,为什么会憎恶王皇后? 要知道。 王皇后,可是他的原配,而且也是大家族的后代。 王皇后在,代表着整个太原王氏家族。 自古以来。 无论朝代怎么变化。 王氏家族都是政治中心的存在。 没有那个帝王,敢轻视他们。 可废王立武之后,也就意味着,强盛了几百年的中原王氏,开始没落。 而这一切。 皆是因为王皇后跟她母亲柳市,在皇宫之中,行厌胜之术。 这直接热恼了高宗。 也直接导致了废王立武! 上官仪谨慎的问道,“你,你有多大的把握?” 王伏胜只能微微摇头,“我只是猜测,具体还不能确定,因为皇后的寝宫,我是进不去的,如果有契机,能够进入道皇后寝宫之中,我一定能够弄清楚。” 内侍官伺候皇后。 可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 而且。 王伏胜曾经得罪过武媚娘。 所以这些年来,王伏胜在宫里都夹着尾巴做人。 可现在不一样了。 王伏胜嗅到了一些机遇。 能够废黜武媚娘的机遇。 而他需要做的事情,也不会太过于冒险。 只要将相关的证据,交给上官仪就好。 上官仪叮嘱王伏胜,“这些天,你好好盯着那道士就好,只要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你立即想办法,托人将消息传出来给我,握会与李大人,刘大人商议。” 为了放王伏胜放心,上官仪甚至夸大其词的说道,“你知道,现在朝中有很多人,都指着废黜武媚娘,若是成功,将来你在内侍省的位置,往上提一提,也不是没有可能。” 说完之后。 上官仪便悄悄的离开了皇宫。 他并没有直接返回东宫。 这事儿,还得找李敬玄、刘仁轨合计合计。 来到三人汇合点。 上官仪先将自己在皇宫中,与王伏胜会面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下。 然后语重心长的说道,“两位大人,我以为,这件事,光是我们从中策划,只怕还不够,应该要有皇族之人加入进来,成功的几率会更高。” 毕竟。 皇族之人,拥有更多的资源。 而且进出皇宫也更加方便。 最主要的是。 皇族之人,在内侍省中,有更大的话语权。 李敬玄、刘仁轨点点头,开口说道,‘“上官大人,你的意思是?” 他们有点不太理解。 上官仪具体想要拉谁进来。 上官仪沉思片刻,将自己心中的盘算,说了出来,“如果武后真的在皇宫之中,行厌胜之术的话,那必须让王伏胜渠道皇后的宫殿伺候,才有机会弄清楚真相。” “所以,得找一个皇族之人,在内侍省中,有些关系,能够影响人员调动。” 说着,上官仪看看两人。 可! 李敬玄、刘仁轨还是有些不解,“那上官大人,你觉得,废黜武后这事儿,拉谁进来比较合适?” 要说皇族之人。 那可就多了。 先帝之子是一波。 高宗之子也是一波。 上官仪眉头一沉,直接点破,“废太子,梁王李忠!” 永徽三年,李忠被册立为皇太子。 显庆元年,因为废王立武,李忠被废黜太子之位,降为梁王,授梁州都督,遥领房州刺史。 要说整个皇族之中,谁最恨武媚娘。 那非梁王李忠莫属。 李敬玄眉头一皱,“自王皇后被害死之后,梁王自知庶出,蛰居长安城,很少过往朝廷中事,他会出手帮助我们吗?” 上官仪分析道,“梁王虽为庶出,可过继给王皇后之后,深得王皇后的喜爱,那两年,培养了不错的母子关系,据我所知,自王皇后被害死后,王氏一族的权臣,还是与梁王李忠有所往来。” 上官仪顿了顿,继续道,“最重要的是,目前长安城的局势,梁王难道看不出机遇吗?高宗出手,对付武媚娘,对于梁王来说,何尝不是机会?” 一语道明了其中的厉害关系。 众人纷纷点头。 谁都知道。 王皇后在位的时候,曾经植根于内侍省。 如今。 即便王皇后不在了,内侍省很多人,还是念及王皇后的好。 只要梁王李忠出手。 就一定能够促成,王伏胜潜入武媚娘身边,调查道士和厌胜之术的事情。 上官仪又说道,“不过去见梁王的事情,我可能帮不上满了,两位大人,这还得你们跑一趟。” 没办法啊。 上官仪还要回去东宫复命。 不然。 时间一长。 肯定会有人打听自己的去向。 现在。 上官仪是太子中书舍人。 太子的很多命令,都需要经过他的手。 太子很多的秘密,也是需要跟他商量。 出来这么长的时间。 他该回去了。 上官仪离开之后。 李敬玄和刘仁轨仍然在商议。 李敬玄说道,“梁王府,我去跑一趟吧,早些年,我与梁王有过交集,知道这孩子秉性不坏,但就是有些不爱说话,你跟他没有什么交集,要是你去的话,只怕他不会开口说话。” 刘仁轨对此没有意见,“那就劳烦你跑一趟,我去一趟卢国公府上。” 卢国公程咬金。 三朝元老。 顾命大臣。 朝中的威望极高,而且现在还被强塞了一个太子太师的官。 武媚娘只手遮天,连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些人都敢逼死。 可至始至终,都没有敢动程咬金、李勣这些人。 不是武媚娘没有这个胆子。 而是程咬金、李勣,她有心无力,根本动不了。 因为。 在大唐的军中,程咬金、李勣在,就是定心丸,是军魂一般的存在。 贸然出手对付程咬金,李勣。 你若是掩饰得足够好,倒也罢了。 可若走漏了半点消息。 那可是要引起兵变的。 在大唐,纵容下属抢夺劫掠他国百姓,是大罪。 屠城更是罪不可赦。 可早几年,程咬金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的时候。 不仅这么干了。 而且屁事没有。 高宗也是象征性的,免除了程咬金的官职。 可大唐没有程咬金不行啊。 所以,没几个月的功夫,边关少数民族的气消了,程咬金又跑到岐州当刺史去了。 后来觉得做个刺史没什么味道。 就给高宗写了一封信:不行大侄子你还是给我弄回来得了。 于是。 程咬金官复原职。 这就是支柱,这就是军魂。 就连高宗在废王立武的时候,也不想面对程咬金。 于是,找了个能打的。 直接程咬金丢出去,带兵打仗了。 可现在不一样。 形势在变。 如果卢国公程咬金也支持废王立武的话,那这件事就完全不一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