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
直到进了门,郁小花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文老幺看着她紧张兮兮的样子,不免有些担忧起来。 “娘,你没事吧?是不是许久没上街,不习惯了?” 郁小花白了他一大眼,没好气的撇了撇嘴。 “你长着眼睛尽看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妇,你就没瞅见镇上有那么的人难民涌进来!” 文老幺挠着脑袋,傻乎乎望着郁小花。 郁小花恨不得要背过气去。 “你个傻老三,那些逃荒来的难民,日子比咱还苦。 官府也不见出面赈灾救济,再捱个几天,人都饿到极限,还不得干出些伤天害理的事情来。 到时候难民变流民,哪里还有咱们的活路!” 文老幺脸色苍白,哆哆嗦嗦的看着郁小花,双腿都在颤抖。 “娘…那…那咋办?我还不想死啊,我这还没娶媳妇呢…” 说着说着,他就呜咽起来,眼里升腾起一层雾气。 郁小花的丑脸拧做一团,恨不得把面前的文老幺塞回娘胎里去。 “滚蛋!一个大老爷们,遇到点事情就哭哭啼啼,成什么样子!” 她一声嘶吼让文老幺猛的收住哭声,委屈巴巴望着。 “赶紧的洗澡去,今天跟那么多人接触,谁知道那些人有没有病!” 文老幺不明所以,看着自家老娘那凶巴巴的样子,也不敢多问,只好照做。 等三个儿子都忙完了手头的活,郁小花将他们叫到跟前。 “最近外面来了很多陌生人,不管认不认识,你们都不要跟他们接触!” 三人齐刷刷点头,不敢对她的话有半点质疑。 “刚打河边过,我看见许多宝贝东西,一会老大、老三,跟我去河边弄吃的;老二在家照应着家里的女眷。” 安排完三个儿子的分工,郁小花扛了锄头就要出门。 刚到院门口,就见文庆生正在柴房呼呼大睡,鼾声如雷。 “哼,大白天的睡大觉,真够懒的!” 郁小花带着文大郎和文老幺直奔河边去,这一路上也忘记她的说教。 “瞅瞅你们那懒鬼爹! 老三,你娶不上媳妇,都怪他这么懒! 老大,可得把大妹和小虎教好了,庄稼人可不带这么懒的…” 文大郎正要把这一切归咎于光景不好,地里没活。 瞧见郁小花愤怒的眼神,只得硬生生把到嗓子眼的话咽了回去。 到了河边。 郁小花指着河边一从从发着嫩芽的野芋头道:“给我挖,有多少挖多少!” 文大郎和文老幺对视了一眼,一脸为难的看着被枯叶包裹着的那些个嫩芽儿。 “娘!”文老幺小心道:“这野芋头不能吃的,麻嘴! 这玩意儿要是能吃,早就被村里人刨干净了,哪里还有咱的份。” 郁小花一个凶狠的眼神瞪了过去。 “老幺,办法总比困难多,这试都没试,你就打退堂鼓,这可要不得!” 文老幺哑然,只好暗暗后退两步,躲在文大郎的背后,不敢看她。 眼看着天色也不早了,郁小花懒得再跟他们废话,亲自动手刨了起来。 从来没人刨过的野芋头,随便挖上两从就是一箩筐。 见兄弟两个已经挖上手了,郁小花脱了鞋袜,挎上竹篮子就往河边的淤泥地里走。 “娘,你可小心些!” “娘,你要找什么?要不一会我们哥俩挖完野芋头来找吧,您快上来!” 听着文大郎和文老幺的关心,郁小花心里暖洋洋的。 她回过头冲兄弟俩笑了笑:“挖你们的,要是筐子满了就先挑回家去!” 兄弟俩只好按照她说得做,时不时的往淤泥地里瞅上两眼。 这一忙活就忙活到了下午。 足足挑回十大筐野芋头,在文家的堂屋里堆成个小山样。 郁小花将自己刨的茨菇倒在地上,将小的、烂的清理出来。 刘氏领着两个孩子蹲在一旁,小心翼翼的望着郁小花,好一阵才开口道: “娘,你教我这个怎么做?我闲着也是闲着。” 郁小花瞪了她一眼,那突兀的肚子和瘦骨伶仃的身材,着实让人担忧不已。 “你可是双身子的人,可累不得,就呆一边看着吧! 大妹、小虎,你俩可要照顾好二婶婶哦!” 两个孩子脆生生的应了下来。 郁小花慈爱地看着他们笑了笑。 刘氏看在眼里,心头一酸,眼里泪汪汪的,差点哭出来。 眼前这婆婆,大难不死之后,对自己简直比亲娘还要好! 郁小花没注意到她的变化,自顾自把捡出来的茨菇拿到井边一点点的清洗出来。 又削了皮,切成薄片,就着河豚鱼汤,一股脑在那只破了口子的药壶上熬了起来。 随后,郁小花又挑出几个挖烂的野芋头,洗净削皮,等着下锅。 小小的药壶一直在简易的灶台上烧个不停。 直到月亮挂到树梢,一家人这才简简单单吃了个晚饭。 柴房里的文庆生见文家人吃饭没喊自己,又在骂骂咧咧,把屋里的东西砸得嘭嘭作响。 郁小花当做没听见似的,吃得更香了,不时给两个儿媳和孩子们夹一筷子菜。 文家三个儿子低着头吃饭,就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见气氛越来越诡异, 陈氏率先打破这沉寂:“娘,这鱼汤里煮的野菜叫什么?可真好吃啊,糯糯的,有一点点甜味。” 看着耿直的大儿媳,郁小花不由得苦笑:“这叫茨菇,微毒,必须削皮! 你吃起甜,那是因为咱家盐不多了…” 饭桌上又陷入了死寂。 等郁小花吃饱喝足,她轻轻拍了拍桌子。 “趁着大家都在,我安排一下未来几天的事情。 城里情况不好,万一有流民冲击村子,咱们都得完蛋。 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可不管你家里有没有粮食。” 人饿极了,可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郁小花看了看身后堆成小山的野芋头,连周遭的空气都弥漫着新鲜的泥腥味。 “咱们今晚就开始,在这堂屋底下挖一个大一点的地窖。 咱家后面就是村后山,努努力,把地窖和村后山连在一起。 要是真有流民冲击村子,老二家的怀着孕,大妹和小虎还小,咱们也不至于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