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长远打算
女掌柜主动提出帮祁慧娘代卖头花,被她一口拒绝了,脸色有点不好看。 不过祁慧娘摆出来木簪,看似朴拙却有一种别样的雅致,女掌柜脸上再次挂上了笑意。 “我就说小兄弟是能干的人,这木簪做的实在好。只是你也知道咱们这个地界,只认金的银的,木头的再好也卖不上价。” 祁慧娘对自已的木簪有信心,不给女掌柜压价的机会,而且她要把木簪的销售权掌握在自已手里,以后还有别的打算。 微微笑了笑拈了一支木簪在手轻轻转动了几下,“姐姐的话在理,不过这木簪我不打算卖给姐姐,而是以寄卖的形式跟姐姐合作。 这样姐姐不必承担任何风险,卖掉一支我给你分一支的钱,如何?” 女掌柜觉得祁慧娘大概有点傻,现钱不要却主动提出代卖。不过话是祁慧娘说的,她自已愿意吃这个亏,自已何必装好人? 于是两人愉快的达成合作,请脚店老板娘来作见证,签订了寄卖协议。 脚店老板娘私下里提醒祁慧娘:“这女人精明得很,骨头里恨不得榨出些油来,你跟她合作可得加点小心。” 祁慧娘扬了扬手里墨迹还没有十分干透的协议,笑了笑回答:“她只要按照这个上面写的卖东西就行了,精不精明的也坑不到我头上来。” 老板娘觉得祁慧娘的想法太简单了,一心占便宜的人未必把协议放在眼里,再说一支木簪五个钱,满打满算一个月卖出去几十只,女掌柜真的违约的话,祁慧娘还能为了这几百个钱跟她打官司? 不过协议已经签了,祁慧娘带来的木簪已经摆在了裁缝铺子里,说再多也没用了。但愿祁慧娘不会吃太大亏吧。 祁慧娘谢过老板娘,在街上寻到货郎,问他头花卖的怎么样。 货郎笑得嘴巴快咧到耳朵后面去,“我正想打听你住在哪里去寻你,头花昨日就卖完了,你今日可有带新的过来?” 祁慧娘把头花跟他交割明白,货郎见包袱里还有荷包,也一起都收了。 “兄弟,你让你家里的姐妹多做些,在我这里交了订钱的都有十几朵,这些不够卖呀。” 祁慧娘笑了笑,提点了他一句:“如今是别人想要你的货,你急什么?饿得狠了吃饭才香。” 货郎眨巴着眼睛琢磨祁慧娘的话,祁慧娘不再多说,笑着走开了。 才过了没几天又赚到一笔钱,陈大嫂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听说头花不够卖,便提出喊刘老娘一起做。 祁慧娘没见过刘老娘,不知道她人品、手艺如何,陈大嫂拍着胸脯打包票:“刘老娘的手艺不差,而且做了十几年的邻居,从没见她跟谁红过脸,你放心好了。” 既然陈大嫂都这样说了,祁慧娘也就放心了,再说她目前不想再在头花上费心,索性直接交给陈大嫂了:“大嫂说好自然是好的。正好我如今也没什么心思做头花,你就多费些心,请谁来帮忙,给人家多少钱,都由你说的算。 赚了钱你拿大头,我只提二成跑腿钱就是了。你不必跟我争讲这个,等木簪生意做起来,我未必把这点小钱看在眼里。” 祁慧娘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陈大嫂也就不再跟她相争了,笑着应下这桩差事,想着反正也是要请人帮忙了,干脆多找些平时相处的好的姐妹,大家都赚个盐钱也是好的。 祁慧娘回家依旧做木簪,三丫在旁边不吵不闹的,学着她的样子用手指在炕桌上划来划去。 祁慧娘被三丫的小模样萌得心都化了,抱她坐在怀里,扶着她的手握着炭笔在纸上画图样。 三丫紧张的小脸都红了,憋着一口气顺着祁慧娘的手劲,画了一支木簪出来,捂着胸口惊喜的说:“娘,三丫会画画了,以后三丫也能帮娘赚钱了。” “是,三丫最厉害,最孝顺娘。”祁慧娘抚了抚三丫的头顶,放她坐回炕上,“箱子里有糖,你自已拿来吃。我多做些木簪出来,过些日子带你去郡城玩。” 去高远城不是祁慧娘一时的心血来潮,事实上她这几天一直在考虑这事,木簪也好头花也罢,放在清远县这种小地方,终究是卖不上价钱。 高远城毕竟是一郡主城,宝安郡王又已经住进了城里郡王府,高远城百姓的日子肯定比这里的好,生意也更好做。 她现在没有钱在郡城开铺子,可以把头花和木簪送去别人的铺子里,总能比现在赚的多些。 至于会不会有人把她想出来的样子学了去,抢了她的生意,祁慧娘没有担心太多,这种东西本来不是她独一份,也不需要多少手艺,别人真的要学她也拦不住。 她能做的就是尽量抢占更多市场,同时把手艺更进一步,只有做到比别人的更好,才能有自已的一席之地。 三丫听说要去郡城,高兴得跟陈大嫂家的小虎分享,恰好被过来领布头的刘老娘听见了。 回家去叮嘱刘连成:“冯二栓家的女人要带着三丫去郡城,村里只有你有头青骡,她该不会打算让你捎她吧? 我儿可千万别理会她,那女人刚进门就克死了男人,不吉利。” 刘连成低头劈柴没说话,吉利不吉利的,自已的车她也坐了几十回了,只是不能告诉刘老娘而已。 刘老娘见他不说话,急得过来拉他,“我儿心善,可是那女人真的沾不得,你知道村里人都是怎么说的吗?难听的话我就不跟你说了,你只要想想镇上秀才家的小姐,怎么会好好的嫁给冯二栓那个二流子,就明白了。” 刘连成不想刘老娘担心,终于点了点头,“知道了,我不捎她去郡城,娘别着急。” 刘老娘还是不放心,自已儿子二十岁了,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祁慧娘又是个品行不洁的女人,万一着了她的道,儿子这一辈子可就毁了。 第二天就张罗着给刘连成和李花村的姑娘订亲,之前刘老娘还在犹豫,觉得那姑娘模样上差着点,如今也顾不得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