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棵花树
祁慧娘意识到自已制做头花的方法错了,很快做出了调整,样式力求新鲜有趣,做工却尽可能的简单。 这样一来就节省了很多时间,再加上越做越顺手,速度比之前快了起码两三倍。 三丫每天除了帮狗儿烧火,其他时候都围在祁慧娘身边,不时帮她倒杯水,捶捶肩膀。对她做出来的每一朵头花都爱不释手。 祁慧娘自已都没发觉,她对三丫的态度越来越柔和,三丫话多也不觉得烦了,有时候还会有主动跟她说几句话。 三丫喜欢头花,祁慧娘挑了两支帮她扎到小丫角上,美得三丫一整天脖子不敢动,逗得祁慧娘也不禁微微笑了起来。 十天的时间匆匆而过,总算盼到了腊月,祁慧娘一大早就把头花包了一包,背着进了镇子。 果然像脚店老板娘说的,街上的人明显多了很多,摆摊的小贩从街这头一直排到了那头。 祁慧娘后悔没有来的更早些,不然就能找个更合适的位置了,如今却只能见缝插针的在卖鸡和卖豆子的两个地摊中间,说尽好话挤了块狭小的地方。 摆摊的有好几个货郎也兼卖头花、头绳之类的,货品种类很多,大人买针头线脑的,顺手也给家中的女孩子们买几朵头花,再不济也买两根头绳,过年了,再穷也得让孩子们高兴高兴。 祁慧娘没有这样的优势,只能尽量把头花摆放整齐些,希望能吸引到更多人的目光。 显然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半个时辰过去了还没开张。 这些头花可以说寄托了祁慧娘所有的希望,现在卖不出去,她自然万分着急。 但是光着急也没用,祁慧娘很快调整了心态。她对自已做的头发有信心,现在的问题是没人注意,那么就让所有人都看得到就好了。 祁慧娘也顾不得丑不丑了,把头发横七竖八戴了一头,双手各拿了一大把,头绳挂在肩膀上,远远看去像一棵花红柳绿的树。 伸着胳膊高声叫卖:“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上好头花便宜卖嘞。大姑娘头上戴一朵,媒婆踩破大门槛。小媳妇头上戴一朵,三年生俩胖儿子。 这位大哥一看就是福寿双全的面相,不给家中姐妹、女儿带两朵回去? 这位大娘好眼光,指定是子孙满堂的老封君,给孙女带回去几朵玩玩呗。” 祁慧娘嘴甜,说的话也逗乐,反正是来逛街的,多看一眼也没啥。还能得句吉祥话。 围在她摊子面前的人越来越多,到后来挤得两边摊子都遮的严严实实,外人根本看不到他们卖的东西了。 卖鸡的半大小子脸皮薄,不好意思说什么,卖豆子的大娘不干了,拉着祁慧娘的胳膊,不让她卖了。 “我们好心让地方给你,你的生意是好做了,我们却一个铜板都卖不出去,你快走吧,我们不让地方给你了。” 祁慧娘这边说得口干舌燥总算开了张,哪里舍得就走,赶紧低声下气的跟大娘求情。 “大娘,一看您就是慈善人,家里地少孩子多,不卖些钱买些粗粮,日子过不下去了。求求您老人家行行好,让我再卖一会儿。” 腊月里天短,又冷得滴水成冰,集市并不能持续很久,错过时间东西就卖不出去了,大娘死活不同意。 这边买头花的人催着祁慧娘:“你这头花还卖不卖了,不卖我们可走了,集市上又不只有你一家。” 祁慧娘只好高声赔礼:“卖卖卖,自然要卖的。您几位先挑着,我这边马上就好。” 顾不得多想,直接问大娘:“您老这豆子卖多少钱,价钱合适的话我都买了,您也能早些回去暖和着。” 大娘一听乐了,拍着巴掌说:“这样敢情好,我看你也是实诚孩子,我也不坑你,这半袋豆子,你给十文钱就是了。” 祁慧娘大概看了一眼,大概有五斤左右,豆子都是挑选过的,个头匀称饱满,十文钱的确不贵,就算贵些她也得硬着头皮买下来。 于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豆子,大娘乐呵呵的走人了。祁慧娘的摊位也扩大了一些,算是两全齐美。 祁慧娘做的头发样式都很新鲜,配色喜庆又大方,看着也是绿的红的,却又说不上来是哪里不一样,就是觉得比别人卖的瞧着顺眼。 于是生意格外好,不过一个时辰就把今天带来的都卖完了。 集市也差不多快散了,祁慧娘只剩下几条头绳没卖出去,想着不值几个钱,早点回去再赶着做几个头花出来,于是收拾收拾准备收摊。 一个穿细布棉袄的小丫头跑了过来,一看摊位上的头花都卖完了,顿时仰着头大哭起来。 小丫头的娘追过来,帮她擦着眼泪安慰她:“别哭别哭,当心哭伤了脸。不过是头花而已,那边还有好几个货郎在卖,娘带你去买。” 小丫头哭着推开妇人的手,抽抽噎噎的撒娇:“不嘛不嘛,这里的头花最好看,我就要这里的。都怪娘,让你走快些你偏偏走那么慢。” 说着又大哭起来,妇人急着哄。祁慧娘似乎看到她的敏姐儿,小小的人儿脾气却大得很,稍有不顺心就哭闹个没完,非要顺了她的心意,才肯收了眼泪。 “小姑娘莫哭,明日我还来赶集呢。你喜欢什么样的头花,我给你留着。” 祁慧娘想到敏姐儿,语气不自觉的柔和了,想起还有几根没卖掉的头绳,取出两条来顺手挽了几下,示意小丫头伸手出来,帮她在腕上打了两个花结。 “这个两根头绳算是信物,明日你什么时候来,我都等着你。” 妇人警惕的盯着祁慧娘,把小丫头拉回身后,“这个多少钱,我给你,什么信物不信物的。你明日带了头花过来,直接送到我们家里去吧,不必等着了。” 祁慧娘这才想起,自已穿的是冯二栓留下的粗布大棉袄,再戴上毡帽,可不就是个小子了?难怪妇人会这样防着自已,这是误会自已对小丫头生了歹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