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礼尚往来
“大娘子误会了,我……”祁慧娘想说自已其实是女子,想想又觉得没必要,能直接送到家中去,也省得自已担心没生意。 于是改了口,“大娘子说个地方,明日我一准给您送去。” 妇人把家中地址说了一遍,付了头绳的钱,拉着小丫头走了。 小丫头扭头过来朝祁慧娘喊:“明天记得给我带小辣椒和丁香,别的也多带些来。” 祁慧娘自然不会拒绝送上门的生意,笑眯眯的连声答应。 几句话的功夫,集市上的人更少了,祁慧娘担心再不走天黑前到不了家,也收拾了准备走人。 旁边卖鸡的小伙子红着脸问她:“兄弟,你的头花是卖完了,我的鸡却连个问的人都没有,要不你把我的鸡也买去吧,我给你算便宜些,只要你九个钱。” 自已挡了人家的生意,自然该给些赔偿,而且很肥很大的鸡,九个钱真不贵。这孩子忍到散集才开口,也是个实在人了。 祁慧娘笑了笑数出十个钱来送过去,“多谢小兄弟了,正好我想买只鸡养到年下吃。” 小伙子数了数发现多了一个钱,赶紧追上来还给祁慧娘。 被祁慧娘拒绝了,“这么肥的鸡十个钱也不算贵,拿着吧,天色不早了,就不跟你说话了,下回见了面再说。” 祁慧娘回到家里,两个孩子已经煮好了粥,正在眼巴巴的等着她。 见她早上背去的头花都卖完了,知道赚了钱,小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祁慧娘也没瞒着他们,直接把钱袋子放在了炕上,打了锅里的温水洗脸,边说:“你们数数赚了多少钱,我只顾着赶路,还没来得及数。” 狗儿还有点扭捏,三丫已经蹬掉鞋子爬上炕,小心翼翼打开钱袋子,一二三的数起来。 祁慧娘洗了脸感觉舒服多了,走到炕边上问三丫:“数了多少了?” 三丫手上捧着几个铜板,无辜又苦恼的看着她:“三丫只会数到五。” 祁慧娘忍不住笑了,伸手直接倒提着钱袋子一掀,铜板撒了一炕。 这种视觉冲击对两个孩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大呼小叫的追着乱滚的铜板,生怕滚丢了一个。 三个人都顾不上吃饭了,围坐在一起,一五一十的数铜板。饭每天都吃,数铜板却是生平头一回。 数完了,一共三百二十一个,跟祁慧娘心里估算的数字差不多。 三丫不知道三百是多少,不过知道是很多很多,摸着那一堆铜板,眼睛亮晶晶的说:“好多钱啊,以后我们就不用饿肚子了。” 祁慧娘莞而一笑,拍了拍她的头,“吃饭,不然我们现在就饿肚子了。” 这点钱对于祁慧娘的进京大计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什么朝代要供养出一个读书人都不是容易的事,何况她的目标是把狗儿培养成进士。 请先生、纸笔,哪哪都是钱。不过有了这三百个铜钱,祁慧娘就更加自信了,不管多难多累,她的计划总会实现的。 吃完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晚餐,祁慧娘又回到房间赶制头花。这段时间她和两个孩子之间已经形成了默契,家务活都是两个孩子做的。 狗儿发现祁慧娘带回来的鸡和豆子,又不乐意了,嘟囔着抱怨:“才赚了几个钱,就买这些东西,大手大脚的,赚多少钱都存不下。” 祁慧娘隔着房门说道:“鸡留着过年吃,豆子加到粥里,哪样都不浪费,你怎么那么多抱怨?钱是我赚的,怎么花也是我说的算。” 狗儿不服气,奶奶从小就教他,穷人家的日子就得省着过,特别是分家以后,更是要多留个心眼,不能由着那个女人把家都败光了。 但是钱的确是祁慧娘赚回来的,而且上次祁慧娘赌气不管事,他还记着呢,担心自已说多了祁慧娘又赌气,忍住没敢还嘴。 祁慧娘冷笑两声,低头飞针走线做活。她不是想跟一个孩子过不去,但是也不想再像前世一样,活是她干的,恶名是她背的,享受着舒坦日子的人,却怪她心狠手辣。 这辈子她绝对不要再当冤大头,让她当家就得真的听她的。 第二天一早祁慧娘又去了镇上,正在四下张望寻找摆摊的位置,突然看见昨天卖鸡的小伙子朝她招手。 祁慧娘挤过去,小伙子便把面前的藤筐拿到身后,又来接她的包袱:“我就猜到你还是这个时候来,早就给你占好地方了,快放下吧。” 祁慧娘挺感动的,昨天是她先挡了人家小伙子的生意,小伙子一直也没说什么,最后虽然买了小伙子的鸡,人家也没问她多要钱。 今天还主动给她占地方,倒是个实诚人。 “谢谢你,还得麻烦你再帮我占一会儿,我去去就来。” 祁慧娘放下包袱,去脚店买了四个包子回来,递给小伙子两个,自已也蹲下来在摊位后面吃。 对普通人家来说,肉包子是过年都难得吃一回的好东西,小伙子极力拒绝:“使不得使不得,我不过是顺手的事,哪里能要你的肉包子,你自已吃吧。” 祁慧娘咽下嘴里的,不以为意的说:“吃吧,钱赚来就是花的,而且也没几个钱。” 小伙子嘴唇动了动,没再说什么,蹲下来小口小口吃着包子,似乎不舍得一下子吃完,要多品味一会儿似的。 吃完了意犹未尽的抹了抹嘴角,对祁慧娘说:“明日我还帮你占地方,你不要再花这个钱了,不然我就不帮你占地方了。” 祁慧娘笑了笑没说话。她是很需要钱,但是真的没把这几个小钱放在眼里。有些东西比钱重要得多。 这一天赶集的人比昨天更多了一些,祁慧娘的生意也更好,还没到中午就都卖完了。 小伙子今天带了两只鸡,只卖掉一只,羡慕的说:“你的生意真好,我大概卖到散集也卖不掉。” 祁慧娘想了想,把自已的东西又放了回去,帮着小伙子叫卖:“过年吃肥鸡,来年穿新衣。过年吃肥鸡,来年娶贤妻。来买肥鸡哟,最后一只不买没有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