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猪队友宣王
“殿下……” 沈翊寒看着赵寻带光的眸眼,心情复杂。 他相信太子的这番话是由心发出的,但却很是担忧,殿下从来没有走出过长公主的阴影,他忽然想当皇帝,也仅仅是长公主的离开,迫使他想要更大的权利。 “文若,你一定会帮我的对么?” 赵寻睁着双眼看进沈翊寒的眼睛,细长的眼眸竟是如此的好看,带着让人不忍拒绝的纯净。 “嗯。臣,一定……会助殿下问鼎九五。” 沈翊寒重重地点了点头,对他承诺,也对自己承诺。 京师与陈留交界处。 赵宛玉看着洞口外淅淅沥沥的雨,估摸着雨势。 她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小腿,虽说现在已经是三月,冰雪已融,但寒气依然很重,加上他们一路着急赶时间,她竟觉得脚程有些吃不消。 扭头去看,发现并不只有她一个人觉得累,赵祯早就四肢大张,让随从们捶骨捏背。竟搞得比搬搬扛扛,负责运送的士兵们还不耐受。 “我瞧这雨势怕是一时半会不会停了,不如咱们先找个能住宿的地方安顿下来。” 赵祯发现赵宛玉在看自己,索性直接提出自己的建议。 他身为这次治瘟的主理人有制定行进脚程的权利,但他终归是忌惮赵宛玉的身份,怕赵宛玉回去之后将自己的表现汇报给父皇。 三月雨季,有雨是正常的,但这雨通常不会下得很大,而且也会下很久。 想到前方等着药材治病的百姓,赵宛玉直接辩驳道:“雨势确实不会很快停,但也不会多大,我提议咱们现在立马启程,赶在明日抵达应天府。在应天府再稍作修整。” “什么?你的意思是咱们要冒雨前行?”赵祯以为自己听错,蹭地一下从石头上站起来,“本王,本王……” 他想说自己一个身份尊贵的王爷,能千里迢迢地赶赴江南救治一群贱民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如今还要为了这些轻贱的草民冒雨前行,吃苦受累? 但看到赵宛玉淡淡的目光时,到了嘴边的话又生生给咽了下去。 “咳咳,长公主,本王知道你着急,但咱们这些人都是凡胎肉体,若是在赶路的途中都病倒了,那到了江南谁来救治疫情?” “可若在路上延误了救治疫情的最佳时机,那不也是有悖此行的目的?” 赵宛玉将话给堵了回去,走到洞口,伸出手接了两滴雨水,放到鼻尖轻轻嗅了嗅,隐约闻出一股不同寻常的酸腐味。 “不如这样,我与驸马先行赶到应天府,在应天府先进行一番募资,宣王待到雨水渐歇,再前来与我们会和?” “好计!” 赵祯一听正中下怀,立马拍手赞成。 楚怀瑾看了一眼洋洋自得的赵祯,随即走到她的身边,低声道:“宣王知难拈轻,你就不怕马失前蹄,功败垂成么?” “再怎么说,他都是这次救灾的主理人,若是事情搞砸了,于他没有任何好处。” “话是这么说……” “你别看宣王不太聪明,他的生母可是楚贵妃,你的亲姐姐,这位娘娘脑子可是相当活泛的。 不用猜也知道她在临行前给宣王灌了什么汤药,所以哪怕宣王再怕吃苦受累,也不会把这事给搞砸了。” 赵宛玉用眼角余光瞟了赵祯一眼,感慨他幸运的有个手段高明的娘。 申时,赵宛玉带着楚怀瑾与宣王分道扬镳。 少了沉重的物资,她们轻装上阵行进的速度更快了些,当天戌时,一行人抵达应天府。 应天府尹得知是长公主,连夜帮忙募集药材物资,次日辰时就收集了不少,而宣王担心掉队太久赶不上他们的脚程,也在次日午时到达应天府。 救灾队伍在应天府稍作修整后重新出发,不出三日就来到了寿州,而此时瘟疫已经弥漫了整个寿州。 赵宛玉目光落在不远处一个年轻的妇人身上。妇人的怀中抱着一个几岁大的孩子,孩子两眼翻白,手脚软软地垂落着。 她知道这孩子就吊着最后一口气了,随时都有咽气的危险。 “金玉满堂!” 顾不得其他,她一边招呼身边药童一边向前与那妇人交涉。 那妇人听说她能救自己的孩子时,原本灰如死人的眼睛忽然有了光亮,对着赵宛玉“砰砰砰”地磕头。 赵宛玉连忙将妇人扶起,心情沉重,她打从心底的不愿意看到百姓受病疫折磨。 不做他想,她让金玉满堂立马领着御医及前来支援义诊的大夫们开诊。 一行人有条不紊地进行分工,有的搭棚,有的诊疗,有的抓方子大锅熬煮汤药,有的进行现场清理消毒。 几日下来赵宛玉感觉身体不是自己的了,但病人却没有减少半点,反倒是因为她们的到来,从各处涌进来不少患病的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