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骑竹马来
见媳妇这么听话,姚建兴显摆的心思也就起来了,当下倔了下嘴道:“多大的官俺不知道,但是俺敢肯定一定比青阳县的县太爷大,听说是从凉城来的,你想想,凉城是什么地方?那可是万岁爷住的地儿,随便拉出一个人来,那县老爷也得叫声爷爷!不然夏恒生打伤咱儿子怎么得也得吃上几年牢饭,可是谁想到,县太爷连堂都没过,直接就判了,还差点害了俺们一家跟着遭殃!还好你这婆娘没惹大祸!”
“那杨曦认识的那个官儿是多大啊?”陶氏心里扑通扑通的跳不停,差点自己连小命都丢了。
“多大?你这个没见识的婆娘,说了你也不知道”姚建兴瞪了她一眼,“你只需知道大到你祖坟上冒青烟了都坐不上那个位置!”
陶氏白了他一眼,不理他,但是一想起杨曦的本事来,她就啧啧两声:“当家的,那杨曦那么不简单,上次俺得罪了她,她会不会记仇啊?是不是明儿得备点东西好好的巴结巴结,说不定以后俺们也能跟着过上好日子!”
“这事俺早想过了,本来她在这村住着,什么事都得依仗我,就因为你,差点坏了俺大事!你想想,以后她儿子上户,读书,还有娶媳妇建房屋,那点不劳烦我?偏偏你这娘们儿看不真切”姚建兴一说起这个就来气。
”俺不知道错了么?以后俺都听你的“
“知道就好”姚建兴抱着陶氏吧唧一口。
陶氏满脸含羞,依偎在他怀里,心里想想也是。,杨曦再怎么红火,那地不还是当家的替她张罗租种的么,当下心里也美美的,心思着明日晚上就去坐坐,耍耍,套套近乎。
陶氏觉得杨曦依仗着她们家,觉得高人一等,巴不得全村人都知道自家跟杨曦有关系,跟着沾光,只要她没事,那嘴皮子就闲不住,不到一天的功夫,村里就传开了,说是杨曦迷住了六品大员,最后传着传着,就成了个三品,村里人学问少,只知道按照品级算上去,不知道还有王爷,太子皇子一说,若是知道估计传的更加邪乎。
夏家这几日起早贪黑,忙乎五天,终于将果树种上,算是喘了一口气,眼看着就要冬至了,若是下起雪来,那土豆再不种就迟了,要知道即便有大棚在,若是不加快把土豆种植进去,便会冻坏,青阳县的冬天冰天雪地的,很冷。
第六天,连绵不断的小雨终于停了,杨曦就开始忙乎土豆种,丝毫不知道外面的传言如何,更是将与沐子衿的约定忘记。
杨曦一边削着土豆,一边看着汤圆,见汤圆躺着不耐烦哼哼起来,就想着起身去外间给他找个玩具。
汤圆在炕上滚了一下,一下子将脑袋挺起来,眼睛咕噜噜的望着,哈喇子都流了出来。
汤圆想自己坐起身子很难,前面能坐稳也是需要被子在后面靠着,现在身上穿的是越来越多,人也变得笨拙起来,就连翻个身都难了。
杨曦一进屋,见他如此,就觉着好笑,当下想起给他买的布来,赶紧找出来,正好秋红和清灵也进来了,就将买给甜香那块做花袄子的那匹布拿了出来,递给秋红:“秋红姐,这是我给甜香买的花布,过几天就要下雪了,甜香穿的单薄,你且有空了给她做两套花袄子”
秋红一怔,赶紧接过去,连连道着谢,瞧着那花布稀罕的不行,“妹子,你又破费,甜香大了,用清灵穿不着的衣裳改改也能穿,你只管给汤圆做衣裳就是”
杨曦挥挥手中另外一匹布:“汤圆有,我想着过几天下了雪,汤圆这衣裳太单薄了,想要给他做件厚实点的,偏偏我针线活不怎么好!”
“曦姐,瞧你谦虚的,上次俺可是看见你缝针线的功夫,看的俺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你缝针的每一个动作“清灵笑的灿烂,说话也直。
“不瞒你们,我是真的不会针线活,花样子可以画,这缝衣服真是外行,缝伤口倒是在行”杨曦尴尬道。
这个身体似乎没什么特长,针线刺绣,骑术,射箭什么的都没有继承到,是传言中的废材,整天痴痴傻傻的,唯一的特长便是这一张眉目如画的脸。
所以杨曦的能力都是前世的,除了这一身武功,想想也是奇怪,这身体的本身明明有武功,而且内力深厚,为什么偏偏被封印着,而且气脉不畅通,久而久之会导致头脑痴傻,疯疯癫癫,到底是谁下的毒手?
秋红赶紧点头,又说道:“妹子,你放心,清灵嫁妆也绣完了,这几件衣裳不碍事,而且俺娘可是缝衣裳的好手,清灵这手艺就是俺娘教的!”
杨曦感激的点点头,她可以下地种土豆,可以上山挖坑种树,但是若要让她拿起针线缝衣服,那还真有点吃力啊。
“那清灵就麻烦你了!”
“曦姐,你跟俺客气啥,你给俺准备打那一大包袱嫁妆,俺喜欢的不得了,给汤圆做几件棉袄算什么,若是你嫌俺绣的花样子不好看,你可以花个花样子给俺,俺照着绣出来”清灵笑着把布拿过来,端出自己的绣花针线,拿出铁剪刀,就着灯光划了线,在汤圆的身上比划了两下,然后给杨曦说了声,端起绣花针线去了张氏屋里。
“妹子,那黄豆已经泡了两天了,差不多了,今天就去高老姑家把你说的那个豆腐给磨了把,昨天我给高老姑说过了,估计她把石磨都洗干净了等着咱们呢。
“好,我们这就去”杨曦笑着,把汤圆抱去了张氏屋里,说明了情况,张氏虽然对那个红霉豆腐很好奇,却也只能等着杨曦做出来,当下点点头让秋红带上两包点心过去。
远远的就听见高老姑欢喜的声音,还有石磨咯吱咯吱的声音。
原来是高老姑去把蔡家的毛驴借来了,正在试用着石磨好不好用,见杨曦秋红过来了,赶紧迎了过去。
“哎哟,刚才还念叨着你们呢,这就来了,快屋里坐”高老姑热情的把木凳抬出来,放在院子里,让两人坐。
“老姑,你别忙活,外面自己搬凳子”秋红热情的自个儿去屋里搬了凳子坐下,
“这石磨好久没有用了,有点顿了,刚俺才洗干净,可以使了”高老姑一边笑着说,一边端出两个洗干净的木盆,还有一个白色的棉布口袋。
木盆是装豆浆的,口袋是装豆腐的,还有一个簸箕,是用来漏豆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