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探望
“臣妾遵旨!臣妾一定好好的办好此事,臣妾先行告退。”
皇帝道:“兰妃留步,寡人也去看看她醒来没有,一同前去。”
兰妃欣喜的道声是。
“皇上驾到兰苑!”一声尖锐的通报自远而来。
兰苑中争得面红耳赤,横眉竖眼的两人顿时噤若寒蝉,整了整衣衫站在门旁弯身准备迎接。
只见明黄的身影踏入月颖所在的房内,慕容兰心随后而入,接着是皇帝的贴身太监福公公躬身进入。三人越过低着头的丫鬟,缓缓走向帘子内。
这时画眉抬头向一旁的巧月挑挑眉,挑衅的眼神瞄着,意思不涵而喻,“看吧!这就是恩宠!”
巧月秀气的脸转向另一边,轻微的冷哼了一声。
床前,皇帝看了看月颖依然沉睡的面容,对一旁的兰妃说道:“太医说度过了危险期是吗?”
兰妃垂下头回答:“是的,看情形今晚应该会苏醒,陛下不用担心。臣妾斗胆问一句,陛下为何如此在意这女子?是因为她独自一人穿过黑色迷林吗?”
兰妃在元烈身边二十余年从未见过他对一个陌生的女子这么重视,关切。
“兰妃,你在这个宫中开心吗?”元烈答非所问。兰妃赶紧把头垂得更低,彷徨道:“陛下何出此言,兰心能陪伴在陛下身边自然开心。”即便如此兰妃的心里还是有些担忧。
皇帝这是在关心她?
还是自己哪里做得不是?
要知道伴君如伴虎,谁又能真正开心呢,在这个深宫之中,埋藏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快乐,一入侯门深似海啊!兰妃在心中叹息着。
“要想在这里真正开心怕是很难吧!”望着相伴半生的容颜,皇帝心理多少有些了然。
做皇帝的又何尝不是呢,他是天下的主宰,人人都畏惧他,在他面前要么惶恐不安、要么惊慌失色,可是高处不胜寒,连一个可以倾诉的人都没有,孤独夹杂着绝望伴随他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日日夜夜。
直到躺在床榻上的女子的出现,那是觅得知音的喜悦,其中也有着对女子奇异的经历的惊叹,想之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他缓步走到窗前,看着屋外盛开的鲜花,也觉得比平时看的更加美艳动人,妖娆芬芳。他指着其中的一朵对兰妃说:“你看,这些花儿都开得如此之好,你闻闻,多香!”
慕容兰心笑着说:“陛下喜欢就好。”元烈长身玉立,丝毫看不出年过古稀,饱经风霜的脸上依旧想象得到年轻时候的仪表不凡,容貌俊雅。
“不管她是谁,她是不同的,她的出现让寡人心有异样。几日前,关爱卿(天朝人人敬仰的占卜师)提醒寡人天有异象,红鸾星动乃是百年难遇的喜庆之兆,天佑我朝啊。”
慕容兰心看了看昏迷的女子,眼神闪烁着奇怪的光芒。
“她是燚儿命定的恋人?您确定就是她吗?”
皇帝依然岿然站在窗边,目光中透着坚定。
元燚出生之时占卜师预测,红鸾星再次出现之时元燚命定之人现世,即是红鸾星转世之人。当时所有人都深信不疑,在天朝,占卜师就是他们心里的另一方天地。因此注定了元燚是与众不同的皇子,才能得到占卜师的预言。
“直觉告诉我她就是。所以我不顾燚儿的意见赐她为绪王妃,是想燚儿能顺应天命,继承我帝皇之位。”元烈感慨的说道。
可惜他的儿子一心征战沙场,无心帝位。
慕容兰心欣慰的说道:“陛下的良苦用心燚儿迟早会明白的。”
“爱妃随寡人出去走走如何?”元烈心血来潮,邀请着兰妃。
慕容兰心受宠若惊,欣喜若狂,本是姣好的容貌顿时容光焕发,眉开眼笑道:“臣妾遵旨!”
快踏出门口之际慕容兰心吩咐画眉好声照顾躺着的女子,她自入宫以来是第一次应邀陪着心爱之人散步,多亏了昏迷之人不是,看来是她的福星。兰妃的目光向帘内投去深深一撇,之后匆匆跟上离去的脚步。
元烈和慕容兰心缓缓欣赏着一路风景,不知不觉来到一处荷塘,荷花别样美,元烈沉思片刻之后朗朗诵道:“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出自孟浩然之夏日南亭怀辛大)
“好诗,写得真好!很是应景呀!”兰妃夸赞道。
“陛下借此怀念的是姐姐吧!”她的心由最初的兴奋化作苦闷,泛起了一阵阵酸涩。
他美其名曰陪她,却来到了悦琴殿,她都明白···